正文

儒道互补,南阳三户“小愤青”(1)

治国与治史 作者:唐晋


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商人,被称为一代商圣。范蠡足智多谋,智慧超群,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经济思想都非常丰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们对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进行评述。

⊙ 儒道互补,南阳三户“小愤青”

范蠡,字少伯,又称范伯,春秋末楚国宛三户(今河南淅川县)人。宛即宛城,是南阳郡治的所在地,即今河南省南阳市。三户是南阳附近的一个地方。

大约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在一个清贫人家,青少年的范蠡,很有个性,他读过许多书,勤于思考,关注社会,但性格独特,生活率性随意,无拘无束。据《越绝书》记载:范蠡青少年的时候,“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然独有圣贤之明,人莫可与语”。意思是:范蠡在青少年的时候,常常一阵发呆,一阵清醒。当时人都把他看成一个狂生,一个不正常的人。不过他看问题却像圣贤一样明察一切,人们简直无法和他交谈。还说他,“被发佯狂不与于世”(《越绝书》98页)。

另外,《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正义》引《会稽典录》说:范蠡“佯狂倜傥负俗”。是说范蠡假装疯癫,洒脱,与一般人的行为不一样。人们不禁要问,范蠡为什么会这样性格怪僻,不近人情,是不是真像人们说的有神经病呢?我认为,不是。范蠡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他对社会、对人生有较为深刻的洞察和思考,所谓“独有圣贤之明”,就是说他的见解深邃,而为一般人所不理解,他也不愿意与周围的人交流,所以显得孤僻、不合群,久而久之,人们都以为他是疯子。

第二,道家的风度,道家追求自然人格,不拘于礼法,生活随意自然,然而精神上极富想象力,内心世界及其丰富。老子、庄子就是代表人物。从范蠡的行为举止看,他至少在生活上效仿道家的。范蠡的举止行为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

第三,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范蠡总感觉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赏识,他很想进入社会,施展才华,但知名度不高,为此,他以各种怪异、荒诞的行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作秀”,或自我炒作。

其实,在“被发佯狂不与于世”的背后,是他对社会、对人生独到分析,应该说,他的内心是很清醒的,他有“治国平天下”的志向,生活行为却放荡不羁,我认为这正是他儒道互补的性格。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在政治抉择、谋划策略方面都有极高明的见解。行为怪异的范蠡,终于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宛县县令文种得知三户有一位与众不同的狂人名叫范蠡,于是派人前去请他到县府见面。

文种字子禽,当时任宛县县令,他有政治抱负,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者,和他干一番大事业。范蠡,他早有耳闻,觉得此人不俗,将来会有作为,很想请他出山,于是派了一个小吏前去联系,谁知这个小吏没有完成任务,没把范蠡带来,而是一个人回来了。文种问:“事情办得怎么样?”小吏说:“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意思是,范蠡是个狂妄无知的人,生来精神就有毛病。显然,这个小吏没有和范蠡接触,只是道听途说,或仅看到范蠡的一些表象,并不真正了解范蠡,回来便向文种汇报。

文种听后,哈哈大笑,说道:“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引正义)意思是,我听说那些有才能的士人,必然会遭到讥讽,说他装疯;而内心有独到见解的人也会被不了解的人所诋毁。这不是你们这些俗人所知道的。文种还认为“狂夫多贤士,众贱有君子”。(《越绝书》卷六)即狂夫里面常常有贤士,贫贱的人中往往有君子。于是决定自己亲自去请范蠡,就驾车前往。哪知范蠡得知文种来了,赶忙躲藏起来,拒而不见。文种没有见到范蠡,只好扫兴回到县衙。

关于文种见范蠡,还有一个故事:范蠡见文种来了,并没有躲起来,而是蹲在狗窝旁边学狗叫,向文种狂吠不止,弄的文种一行人十分尴尬,随行的人赶忙让文种躲开,文种只好离去。尽管范蠡避而不见,或搞学狗叫的恶作剧,但他想见范蠡的念头没有改变,决定找机会再去。

范蠡这样做会不会得罪文种呢?范蠡似乎并不在乎。自文种走后,他感到你文种要是真看得起我,真拿我当人才,一定还会再来。而且他很自信,预料到文种还会再来。有一天,他对其兄嫂说:“嫂子,我估计那位县官还要来,请您把我哥哥的衣服帽子拿出来,借我穿用一下,我准备见见这个县官!”嫂子不敢怠慢,赶忙把哥哥的衣帽准备好。果然,没过多长时间,文种又到了。这次范蠡洗洗澡,穿戴整齐,很郑重地与文种会见。二人寒暄过后,就开始交谈,范蠡这次很有礼貌,“进退楫让,君子之容”,文质彬彬的和客人交谈,表现出一派君子的风度。两人谈得很对路子,不一会儿就“抵掌而谈”了,抵掌,手和手挨着,就是说,两人很亲切,谈话的时候,一人的一只手按着另一人的一只手。当时范蠡20来岁,不过一个小青年,而文种乃一县之长,范蠡平时则不合世俗,一幅“小愤青”的举止,怎么堂堂的县令和他这么亲热呢?人们感到很新鲜,很奇怪,于是都跑来观看,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范蠡为什么第一次躲藏起来或搞恶作剧,不见文种,而后来又表示要见他呢?我分析,第一次不见,有两个可能,第一个可能是受当时等级制度的影响,范蠡自惭形秽。《越绝书》记载,由于范蠡家中“未尝世禄”,即先世没有人当过官,做官食禄,所以他常“自谓衰贱,”——自称出身贫寒卑贱,“故自菲薄。”一个贫寒之人,怎么好意思受县老爷的接见呢?第二个可能是,范蠡并不因为自己穷就怵头见文种,他是想考验一下文种,你是不是拿我当人才,真心请我,若真看得起我,你肯定还来,若看不起我,或因为我不见你,因为我耍态度,你就生气不来了,说明你是虚情假意,我也不值得和你交往,我才不上赶着找你呢!

不过聪明的范蠡分析文种的为人,知道他还会来的,所以借了哥哥衣服,很有礼貌地会见了文种。这说明范蠡虽然表面放荡不羁,但内心是很清醒,很有理性的。

估计文种早就对反蠡有所了解,今日相见,对许多问题见解一致,越谈越投机,滔滔不绝,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史书说他们“终日而语”——整整谈了一天。

他们谈什么呢?纵论天下大势,分析各国的发展态势,政治状况。《越绝书》(96页)记载,他们“疾陈霸王之道”,疾陈,滔滔不绝的讲述;霸王之道,霸主和王者的治国之道。范蠡和文种之所以一见如故,终日长谈,就是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有共同语言,他们达成了共识,《越绝书》说:他们“志合意同,胡越相从”,两人志同道合,决定不管天南地北(胡越)都互相追随。他们商量的结果是:离开楚国,到外面发展。

范蠡说:“三王则三皇之苗裔也,五伯(霸)乃五帝之末世也”(《越绝书》卷七)。意思是,夏禹、商汤、周文王可以说是三皇的后代子孙,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可以说是五帝的末世。自然的运数一千年才一个轮回,现在霸主的气运,已出现在东南一带,“见霸兆出于东南”。

范蠡的这番话,出于对天下形势清醒的分析。

楚庄王之后,楚国内部不稳,经常发生内乱,国势下降。这是范蠡、文种都没有看好楚国的原因,他们想到东南方向的吴国发展。

吴国是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境位于今天江苏省南部苏州、无锡、常州一带。国都姑苏(今江苏苏州市)。到西周末期,吴国一直不是强国,是中原边上的一个不重要的小国,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开始与其他诸侯国争雄。吴王阖闾即位后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力量,国势开始强大。

大约公元前511年,范蠡25岁左右。他和文种离开楚国,向吴国进发。正当他们将到吴国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情况,使他们终止了去吴国的脚步。什么情况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