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儒道互补,南阳三户“小愤青”(2)

治国与治史 作者:唐晋


原来,他们得知,吴国有两位名人。一位是文武双全的伍员。伍员字子胥,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史书称他“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有“文治邦国,武定天下”之才,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因为直谏,得罪了楚国国君,被楚平王杀死,伍子胥为避难,逃奔吴国。在吴国,他结识了吴公子姬光,并策划刺死吴王僚,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公子光就是吴王阖闾(前514~前496年在位)。阖闾任命他为“行人”(官名,负责接待迎送宾客之礼),成为吴国重要谋臣。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

吴国当时不仅有伍子胥,还有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孙武精通兵法,所著《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孙武善于治军,而且在政治上也有一套见解。他被阖闾任命为将,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吴国国势上升。

范蠡和文种经过商量,感到伍子胥、孙武在吴国正红,而且他们足智多谋,能量很大,如果再去吴国,一定没有陈述治国方略的机会,才干发挥不出来。而且能人过于密集,关系也不好处。

面对这种情况,文种没有主意了,他问范蠡:“今将安之?”——我们现在到什么地方去呢?范蠡说:“事情决定于我们自己,到哪个国家不都一样吗?”他们经过商量,决定去越国。范蠡说:“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意思是,吴越两国风俗气候完全一样,能够争霸的,不在吴国就在越国。于是,范蠡和文种来到了越国。

越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据《吴越春秋》记载,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至禹的后代少康时,担心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 越国首都大部分时间在诸暨(今浙江诸暨),后来在会稽(今浙江绍兴)。

越国建立后,与中原各国相比,生活习俗比较落后,很少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直到允常在位时,才开始发展起来。此时,已是春秋末年了。

范蠡和文种决定入越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11年前后。当时越国的情况如何?范蠡到越国能展示自己的才干吗?

范蠡和文种来到越国,受到了越王允常(勾践之父)的欢迎。不过范蠡和文种在为人处事上还是有差异的,文种有从政经验,见多识广,而且能沉得住气;而范蠡是个性情中人,说话直率,不拘小节。有一件事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差异,什么事呢?

当时越国有一个大夫叫石买,把持朝政,他是一个很有权谋和善于诡辩的人。他见范蠡、文种来到越国,担心对自己地位构成威胁,就到越王勾践跟前说范蠡、文种的坏话。

他说:“拿自己的美色到处招摇的女人不可能是个贞洁的女人,拿自己的知识到处宣扬的文士也都不可靠,现在到咱们越国来的这两位客人曾经游历各诸侯国,经历了许多事,现在无缘无故到咱们越国来,恐怕他们不一定有本事,希望大王对他们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重用。”

这件事传到范蠡和文种耳朵里,两人的态度很不一样,范蠡非常气愤,但他又不愿意向越王辩解,一气之下就一个人离开了越国,他在楚越之间游历考察,继续寻找发展的门路。文种却没有那么冲动,他分析,说这种话的人一定心怀不可告人的目的,于是他觐见越王,对他说:“《易》曰:‘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有至智之明者,必破庶众之意。成大功者不拘于俗,论大道者不合于众。’”这话的意思是:“我听说《易经》上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有高出世人的才华,一定会有不合于世俗的毛病。智慧极高的人看问题,一定会超出俗人的一般见解,要建立重大功业的人,必然不肯受世俗意见的拘束,议论重大原则问题没有必要投合众人的口味,希望君王认真考虑。”文种还说:“有智之士,不在远近取也。”对于智能之士的选用,不应该以远近作为标准呀。

文种的话,有理有据,打动了越王。越王派人请回了范蠡。而说范蠡坏话的石买,失去了越王的信任,被派去带兵守卫边防。

越王不偏听偏信,任人唯才,启用范蠡、文种,博得了范蠡的好感,他下决心,留在越国,贡献自己的才智,促使越国强大,成为各国不敢小看的国家。

这一年(公元前496年),范蠡大约40岁。论阅历、政治经验,正是成熟期。他被封为越国上大夫,正式走上了从政之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