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这位传奇人物有许多故事,还有许多谜团。其中,传说范蠡和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携手泛舟江湖,是民间传说还是确有其事?西施和范蠡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历史上,西施确有其人吗?
我们先从传说最为广泛的范蠡与西施的故事讲起。
在许多人心目中,范蠡与西施是英雄加美女的典型。对他们,有一种最完美的传说。
公元前494年,吴越开战,越国战败,向吴国求和请降,为表示臣服,越王勾践亲自到吴国为奴,在吴国,勾践老老实实干苦力活,逐渐赢得了夫差信任,改变了对他们的印象。三年后,夫差赦免勾践、范蠡回国。回国后,勾践念念不忘在吴国的耻辱,下定决心打败吴国。这时,勾践身边的谋臣范蠡、文种等人出了不少主意,其中有发展经济、训练军队、增强国力等,其中还有一个计谋是送给吴王夫差美女,民女西施(还有一个叫郑旦)被选中,经过三年培训,让她们学习宫中的礼仪、规矩;勾践让范蠡将她们送到吴王夫差那里。夫差见到这两个绝色女子,非常高兴,说:“越国贡献的这两个女子,这是勾践尽忠我吴国的证明呀!”
夫差手下的大臣伍子胥却不以为然,说:“勾践送美女,另有目的,大王接受,以后必有后患。”并用历史上夏、商、西周王国的教训告诫夫差,说:“夏亡于妹喜,殷朝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让夫差接受历史教训。
夫差听不进去,收下了这两个美女。据说郑旦后来生病死了。
在这过程中,范蠡与西施产生了感情,并私订终身。越国经过励精图治,国力增强,于公元前473年打败吴国,实现了复仇的目的。范蠡虽然立下大功,被封为上将军,但是他却急流勇退,毅然离开勾践,带着西施泛舟江湖。据《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这是说范蠡与西施,泛舟江湖,远远离开了越国,离开了是非之地,来到了他们理想的乐土,过上了美满的生活。
范蠡与西施这样的结局,使喜欢大团圆、喜欢英雄加美人的中国老百姓说起他们就津津乐道,回味无穷。应该说,范蠡和西施的圆满结局已经成为中国人理想生活的代名词和文化符号,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在文学戏剧中,关于西施题材的作品,不可胜数。
但是,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西施?范蠡和西施泛舟江湖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首先说历史上有没有西施这个人?
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有较大的分歧。专家学者的观点很鲜明,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有,一派认为没有。
说历史上没有西施的学者认为,在记载春秋战国历史比较严肃的史书中,如《左传》、《国语》、《史记》等没有提到西施,《国语·越语上》提到越国送美人的事,但没提西施名字。西施的故事是后人演绎出来的,可靠性有问题。
而认为历史上有西施的学者认为,如果要论史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西施是没有在较严肃的史书上出现。不过,这不等于历史上没有西施这个人。西施的名字在先秦诸子中,还是多次出现的。其中《墨子·亲士篇》这样说:“是故比干之殪,其伉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车)裂,其事(功)也。”这是最早提到西施名字的史料。而比干、孟贲、吴起都在《史记》中提到,照此推论西施当确有其人。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是距吴越争霸最近的人,他所说的西施当是可信的。此外在《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管子》等书中也出现过西施,在《庄子》一书中,三次提到西施,其中有著名的东施效颦的故事:“西施心病而矉(pín,即颦字)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妻子而去走。”
《孟子》中也有“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的话。《韩非子》亦云:“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在东汉人写的《越绝书》、《吴越春秋》中,西施的故事就很丰富了。
综合有关材料,我认为,西施是春秋后期越国的一个乡间女子,其家乡在浙江诸暨苎罗村,出生于普通人家,因越国要灭吴国,施用美人计,于是派人到各地寻找美人,西施天生丽质,美貌无比,被朝廷选中,被作为礼物送给了吴王夫差。西施的任务是以美色迷惑夫差,削弱夫差的意志和斗志。公元前473年,越国打败吴国,西施完成了使命。是谁将西施献于吴王呢?《吴越春秋》说是范蠡献给吴王的。《越绝书》认为献美是文种所为,并明确指出了被献者的姓名,“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