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些目标事关国计民生,切合实际,而且以社会底层的群众利益为依归,为中国勾画出一幅清晰的“和谐社会”“走向图”,是一张领导中国全面富裕,走向共富的蓝图。其特点便是具体落实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达到八个目标。
(1)完善民主法制,切实尊重保障人民权益。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称:“依法治国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有法不依等不公正的现象损害着人民权益。”一些执法者自由裁量权空间太大,不少“部门法规”中,收费、审批、许可、扩大执法范围等有利于部门利益的条款较多,很多地方存在着司法腐败情况。
(2)致力“共同富裕”,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目标是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是为了将来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以来,虽经济增长速度年均高达9.4%,使人民收入总体稳步增长,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及垄断行业等因素的长期存在,造成了收入差距的巨大鸿沟。收入差距以至突破了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3)保障民生之本,构建社会“安全网”。目标是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按测算,今后几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每年在1000万人左右。而社保体系依然薄弱,大多数农民尚未享受社保待遇等。“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是颇具新意的提法。“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当前应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使社会就业达到最大化。
(4)强化公共服务,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这些年来,中国财政支出增长保持在每年15%左右,但科教文卫等方面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1992年至2003年却基本没有增长。群众对“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反映强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坡脚”问题,将随着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公共财政制度、医疗卫生制度、公平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备,政府也将拿出更多精力放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上,使这一不协调现象尽早尽快改变。
(5)增强全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据调查,中国公民教育、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农村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全国农村初中辍学率2004年为3.55%,未入学情况依然突出。
(6)激发社会活力,打造创新型国家。目标是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中国经济虽高速增长,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仅位居第28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条件下,在竞争中只能处于弱势地位。中国需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与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目标是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管理也出现一系列新问题。数字显示,2005年中国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数和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呈现上升趋势。本次全会提出的社会管理任务,目标清晰,具有前瞻性。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小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等措施的实施,必定会营造出国家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8)实现天蓝水清,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中国经济正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扭转。中国人均淡水量、耕地、森林、石油仅为世界的1/4、2/5、1/5、1/11;中国GDP仅为世界的4.1%,但所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却分别为世界的7.4%、31%、30%。最新调查显示,全国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在今年上半年仍继续上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目标是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一条落实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体现的是中国的小康社会,不仅人民物质生活富裕,更是精神生活充实,自然环境优化,社会祥和的社会整体富裕,是一个人与人、人与单位、社会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和谐相处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