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特征四: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将有力助推上海城市发展新模式的实践世博后上海将实践低碳经济新的增长路径和发展模式,率先建设低碳城市。
初步建成低碳能源体系,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加快推广利用,传统能源的使用更加清洁高效;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促进上海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新兴力量;低碳实践区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虹桥商务区、临港新城、崇明成为低碳发展综合试验区,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建成;逐步形成低碳生活方式,合理用能、节约用能的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深入人心。
世博后效应助推上海低碳发展模式的加快实践。上海世博会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的理念。在世博会举办期间,世博园区本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基地,众多世博场馆本身就是低碳建筑,其采用的低碳节能技术如果应用到上海城市建设中,到2015年,将减少4.02亿吨的碳排放,而世博展示的楼宇方面的节能措施加以应用将减少3700万吨的碳排放,世博展示的交通方面的节能举措加以应用将减少3200万吨碳排放,三方面的低碳技术都加以采用,到2015年,上海将减排17%。同时,上海世博会还通过众多案例展示了城市美好生活的例证和低碳生活观。世博后效应将促进上海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率先实践低碳技术应用、低碳产业发展和低碳生活模式引领,全面创新现代城市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趋势特征五:城市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将有力助推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管理体系的完善世博后上海将步入城市建设到建管并举、突出管理的新阶段,现代大都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由传统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管理方式转变,逐步形成以数字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格局;管理理念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和文化融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实现城市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公共产品、公益设施投入、建设、运营的市场化运作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显著提高。
世博后效应助推上海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和管理模式创新。世博会的筹办,在城市安全管理、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动员机制、大型活动组织、交通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丰富的城市管理经验,期间形成的体制、机制、政策如能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并贯穿于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将大大提升上海城市管理的水平,世博会还汇聚了全球最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实践案例。新理念、新创意和城市生活的新模式,代表了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为上海城市管理创新提供了可以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将引领上海成为实践现代先进城市管理理念的示范区。
趋势特征六:社会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将有力助推上海加快和谐城市的构建世博后上海将加快建立符合国际大都市发展定位和发展转型要求的多元化社会管理新格局。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各类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管理中承担重要功能;社区网格化管理不断完善,社区真正成为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和社会管理的组织节点;基层自治水平不断提升,社工、志愿者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世博后效应助推上海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举办和筹办世博会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上海社会管理的历练和提升,包括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世博进社区、世博大礼包发放等,激发了市民参与世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展。举办世博会还催生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也有各类非政府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以不同形式参与其中,与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和交流势必进一步促进上海社会管理的多元化格局以及管理理念的更新。世博会展示了先进的社会管理理念,以及人们如何使社区变得更加健康、和谐和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理念与途径。世博后效应将促进上海加快构建多元的社会管理格局,推动社会管理理念创新,实现社会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趋势特征七:文化软实力的跨越式发展,将有力助推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大提升世博后上海将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国际大都市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设施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兼容并蓄、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进一步彰显。
世博后效应助推上海文化软实力大提升。世博会是一个文化嘉年华,本届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又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一脉相承。世博会还会留下大量文化资源,包括硬件设施(如世博文化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网络(各国文化演出团队、中介公司)、各类文化服务企业(如演艺、创意、会展、多媒体等)、演出活动论坛等资源,将有力促进上海文化产业和文化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发展。世博会的举办还极大地提升了市民行为规范和城市文明程度,为上海城市精神塑造提供了重要基础。世博后效应将促进上海逐步形成兼容并蓄的创业环境、深厚浓郁的文化环境和包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助推上海文化软实力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城市魅力,推动上海向高度现代、高度文明的国际大都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