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越GDP的新理念新模式(7)

超越GDP的新理念新模式 作者: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


4 促进城市生产力布局深度调整世博会的举办能够极大地带动举办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与提升举办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加速人口的合理分布与集聚,进而完善举办城市布局的优化调整。如1900年巴黎世博会,通过大规模城市地铁建造和升级,世博场馆和城市主要功能区之间被地铁连接起来,极大地扩充了巴黎的城市容量,促进了人口分布的优化调整,使巴黎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实现新的突破。又如里斯本借助1998年世博会的举办和后续开发,重建地区的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环境品质、景观风貌和公共设施等方面全面改善,如今的世博会园区已成为休闲、购物、学习、娱乐的场所,每年吸引游客1800万人次。有2.5万名居民在此定居,葡萄牙政府的一些服务部门以及一些国际大公司的在葡总部也落户于此。

5 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空间大幅度结构调整世博会不仅促进了举办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举办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腾飞或经济复兴也发挥重要带动作用。如日本借助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举办,以大阪市作为关西地带的中心城市,在产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促进“关西一体化”,推动大阪向后工业城市的新目标———“国际集客城市”发展,并在保持各城市产业独特性的同时,对关西地区的产业进行了大幅度的结构调整,由原先的重工业产业为中心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商贸产业、会展产业、金融服务产业为中心,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步伐,形成了以大阪为中心、半径约50公里的大阪城市圈。

6 促进城市国际知名度迅速提升历史上,世博会提高了许多城市的知名度,使诺克斯威尔、新奥尔良、斯波坎、布里斯班、大田、爱知等一批中小城市一跃成为著名的城市,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和国内外游客,对于推动举办城市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和国际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一项针对举办超大国际活动对城市国际形象贡献度的统计表明,1992年西班牙举办了塞维利亚世博会、巴塞罗那奥运会和欧洲文化之都等一系列超大型国际活动,塞维利亚世博会对西班牙国际形象的贡献度指数高达75%。

7 城市整体形象明显改观一次成功的世博会可以带动举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提升举办城市服务水平,改善城市政府管理能力。如198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使得会前长期处于遗弃和衰败之中的世博园区域的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和环境品质发生根本性改善,达到欧洲其他首都城市的相同水准,形成居住、商务和休闲融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地区,为里斯本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又如1976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带动了城市新的地铁系统的完善,扩充了城郊高速公路网,改建了圣劳伦斯河边745公顷的废地,使该市成为世界上公共交通系统最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8 带动国民素质提升和生活方式改变世博会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一次盛会,通过世博会的举办,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民得以广泛沟通,对于促进文化的融合和生活理念的转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对于举办城市来说,世博会也是对当地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的一次大检阅,通过与全世界的交流,将会极大地促进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如1970年大阪世博会后,日本逐渐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并将西方文化融入到日本特有的文化当中,这极大地改变了国民的生活理念,并推动了国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

(四)世博园区后续开发是延续世博效应的重要举措世博园区作为世博会的核心活动区,是世博会为城市空间留下的最大实体资源,因此,世博园区也成为延续世博效应的最佳载体。随着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对世博会后续效应认识的日益深化,世博园区的后续开发愈来愈受到重视,国际展览局将世博园区的后续利用效果,作为评价世博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从历届办博城市的实践看,世博园区的后续开发突出了三个方面的考虑:场馆的后续利用、园区的功能定位、园区与城市发展目标的高度契合。基于这三方面的考虑,举办城市主要采用了三种开发利用模式。

模式一:全部拆除,恢复原貌在世博会历史上,世博场馆全部拆除的例子很少,至今只留下两个典型案例。

1851年伦敦世博会后,单一主展馆———水晶宫被拆除并转移至西德汉姆以更大规模重建,先后成为公园、海军营地和博物馆。2005年爱知世博会在举办前就对场馆建设材料规定了统一的环保标准,世博会结束后,所有场馆、设施全部被拆除,恢复为原来的公园。拆除后废弃的环保材料稍作加工,用于学校或体育设施建设。

模式二:场馆部分保留,园区形态功能再造保留部分场馆,同时对世博园区后续开发进行二次规划,是多数举办城市的做法,而随着时间推移,园区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园区形态的重塑也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将园区改建成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是早期举办城市的普遍选择。而从二战后到20世纪末期,举办城市逐步趋向综合开发利用园区,形成集商贸、住宅和公共活动于一体的现代都市生活的核心功能区。

模式三:园区后续利用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世纪末期,举办城市对园区后续开发不再单纯停留于园区所在区域,而是更加关注园区周边的开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相结合,将园区发展融入整个城市发展规划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和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

国际经验表明,世博园区的后续开发利用遵循了一定的历史轨迹。从园区后续开发的空间范围看,举办城市从最初对展馆的保留利用发展到对园区的后续开发,此后又发展到对园区所在区域和城市的复兴开发。从园区后续开发的理念看,举办城市从注重园区后续开发的经济价值逐步过渡到践行可持续发展、科技、宜居、低碳和环保等先进价值理念,最终将园区后续开发利用与传承世博精神紧密结合。

(五)政府在开发利用世博后效应中发挥主导作用历届世博会后,各国和城市政府在推动世博后续利用、充分延续世博效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主导

1 主导园区二次开发规划制定历届世博会后,举办国家和举办城市都十分重视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包括对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进行前瞻性、整体性、科学性的规划引导。如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后,汉诺威有关部门依照相关规划法,对世博园区整个区域的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划,并且整个规划持续时间较长。世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信息、通讯、多媒体、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教育、研究和企业的综合体,充分体现了规划的严谨性、合理性与前瞻性。通过规划,世博会结束后的很多工作在世博会前就已经完成,如通过世博会前的全球性的招商活动,世博广场的周边用地、东部国际展区的部分展馆在世博会结束之前已经出售。再如,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前依照有关规划法,在掌握大量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世博场馆的用材、场馆后续利用等进行了前瞻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规划。世博园区有近期、远期两个规划,近期规划是为举办世博会而制定的总体建设规划,远期规划在2010年前完成,把占地100公顷的场馆与占地340公顷的新区建设融为一体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世博会的总体规划包括整个城市重建地区,包括同时进行的世博园区后续规划以及其他重建地区的规划。而借助世博会后续发展规划,重建地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品质、景观风貌和公共设施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善,达到其他欧洲城市的相应水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