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没关系,你抗拒社交是有原因的
社交猛于虎?
假设你参加某个社交活动时迟到了半小时。当你终于到达目的地,推门进去的时候一下子被满屋子嘈杂的声音包围了。此时,你开始心跳加速,脉搏加快,肾上腺素迅速涌满全身,随之,你的汗珠也不知道从哪冒了出来。你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情景?
虽然你到场刚刚几分钟,但你的眼光已经开始时不时飘向自己的手表。你开始问自己,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活动?我相信,在此之前你肯定有一个非常好的理由,但是此时此刻,这个理由已经烟消云散。你讨厌这样的社交场合,你不想受制于肤浅的、毫无意义的社交活动。你甚至开始想,与其无聊地待在这里,还不如找个地方一个人放松一下,就连随便找一本书看看都比待在这里强。
这时,你依稀想起自己上学时曾经参加过的压力管理和自我催眠讲座。那时候讲师说过深呼吸可以缓解压力。现在看来,这是个多么无聊的建议!假如现在这位教授在场,你会告诉他深呼吸对缓解压力毫无用处。
朋友们,请随我先进行一次回忆之旅。
先不谈上面提到的讲座,让我们想象原始穴居人的时代。现在人类的生存环境较那时候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类的生理功能并没有大的改变。那时,当人类面临生命危险时,机体会自动进入备战状态,或是拼命逃离危险,或是进行殊死搏斗,结果不是生就
是死。
可见那时候人类的生存境况有多么糟糕。
现在,让我们回到刚才讨论的社交场合中。当大脑意识到有危险靠近时,我们的身体会对此做出应对,就好像有一只老虎随时会从身后扑向你一样。现在虽然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遇到危险时,我们的机体依旧会作出逃跑或者搏斗的反应。
发生紧急情况时,我们全身的血液会流向四肢,准备战斗或者逃跑。有人会问,这么多血液来自哪里?这个问题问得好。血液从大脑流向我们四肢。但大量血液从大脑流出后,我们就不能清晰地思考问题。此时,如果有人向我们发问,我们的回应就会含混不清,真实活泼的自我也就得不到展现。
说实话,深呼吸缓解压力的老办法确实有效。当压力引起我们的生理反应后,血液就直接流向四肢,此时我们的呼吸变得急促,造成肺部呼吸不足。现实中,我们通常在遭受压力后会屏住呼吸,这其实就是一种生理反应,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
深呼吸可以让氧气抵达胸腔下方的横膈膜,从而改善血液循环。深呼吸还可以放松身体,当恐惧消除后,血液将流回大脑,此时,我们的思维也随之变得清晰敏捷。
我每次在演讲开始之前,都会找个僻静的地方,通常我会选择洗手间,在那里做几次深呼吸,以确保接下来清晰的思维和灵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