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投资经理人
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之一,马雪征有着自己独特的处世哲学,在当初加入联想时,她就说:“我没有像职业经理人那样只打工赚钱,也没有像企业家那样把企业当命根子。”
2006年11月,联想通过了马雪征的退休申请。这也意味着马雪征最终完成了联想上市后的交接护送期。随后不久,在美国顶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德州太平洋集团(TPG)的董事会名单上,人们发现了马雪征的名字,而她的头衔则变为了董事总经理。
其实,马雪征进入TPG并非偶然。在马雪征之前,已经有很多本土精英被国际PE“挖掘”加盟的先例。比如,被黑石集团招募的梁锦松,被KKR招募的柳传志、田溯宁……而在马雪征之后,也有离开了高盛而自己组建PE的方风雷。
加入TPG对马雪征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个工作和思考的方式。“以前在联想做CFO时压力很大,而且,很多工作要过5年才能看到效果。在TPG,相对来说时间自由些,比如说谈个项目、见客户,时间可以稍微灵活点,但压力一样很大,成天要想着怎么把钱花出去。”
当问起TPG创始合伙人吉姆?库尔特解释为何要邀马雪征加盟时,他说,他所看重的是马雪征的三个最大特点: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多任务处理能力强——而与马雪征相识近20年的柳传志也有一个与此颇为类似的评价:“马雪征冰雪聪明,有极强的责任心和沟通能力。”
一个毫无投资经验的本土企业财务高管,能胜任这个急剧变换的角色么?在中国顶级企业家和投资者汇集的私人股权投资业,没有谁比马雪征更具特殊性。即使在美国PE业,女性投资者也是罕见的。曾有美国媒体统计过凯雷、Apax、高盛、TPG等顶级PE投资机构中女性合伙人的数目,不足十人。而且,除了打破性别这一“金融业最厚的天花板”外,马雪征还证明,一个没有过独立创业经验和丰富投资经验的人,同样可以成为一流投资者。同时,马雪征对自己的“新兵”身份毫无惧色。“我真的不是很懂私募基金投资,我的强项实际是做企业的判断和做企业的财务,但是,我觉得做投资我可以很快地学会。”
“证明”,一个对马雪征而言再熟悉不过的词汇。过去的16年里,她证明了一个英语专业的政府官员,可以转型为一名大型跨国公司CFO;同时她也能证明的是,在性别特征极为明显的私人股权投资业,一个女性也同样可以赢得世界的瞩目和尊敬。
传统的“权力女人”
一个真正成功的女人应该既能顾及事业又能照料好家庭,这是马雪征的格言。无论公务多么繁忙,马雪征周末的时间都会和家人一起度过。马雪征是一个骨子里很传统的女人,除了在事业上可以找准自己的位置外,她还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这样的人生,马雪征认为自己才是完整的。
马雪征曾说,自己能有今天美满和谐的婚姻,既是努力的结果,也是好运使然。当年,马雪征在中科院工作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宴会应酬。但她往往会在5点半下班后冲向菜场买好菜飞快地冲回家洗菜做饭,等一切做好后再骑上自行车冲向宴会地点。只要一有机会,马雪征就会有意识地对家庭多做一些,以弥补自己“主内”的不足。
你能想象一个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在国际交往中游刃有余的马雪征能做到一个中国传统女人所能做到的一切么?但她就是这么完美地平衡了生活和工作。
马雪征说每一个家庭的快乐都有它自己的缘由,主要在于自己去怎么处理这件事,“我比较幸运,无论是先生还是女儿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所以,实际上你要想使自己的事业能够有一定的成功,要把你的工作做得更好,时间分配得更好,可能你在另外一方面就要做一点牺牲。”马雪征说,“也许时间可能更紧,但是首先要有自己的思维,要有意识地把关系处理好,这样是可以做到的。”
作为女性来说,马雪征认为她确实要比别人付出更多一点的时间或是精力,特别是在一些比较传统的观念的影响下。比如,女性应该照顾家庭,女性的性格应该不要像男性那样强悍,应该更多一些柔性……
媒体人点评:财富不仅仅是身价过亿
无论是作为中科院的一名翻译,还是在联想资本管理者的岗位,还是最终落脚投资行业,马雪征应变自如。虽然跨行如隔山,但在马雪征看来,所有的一切工作无非都是学习适应后的结果。
马雪征到联想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管理一个小工厂。去之前,她压根就不知道工厂流水线上做的是什么,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先是流水线上的基本流程,后来则是部件性能、库存管理乃至最后的财务分析,所有这些陌生的工作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一股脑儿地摊在她的面前……可是,当马雪征回忆自己之所以能挺过来的原因时,她的回答让人有点吃惊:“不是知识本身成就了我的今天,更多的是能力让我走到了现在。可以说我的学习能力很强,当然首先学习的还是知识本身,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个自我施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