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尧:宫廷斗争仿佛熬一锅热汤(4)

扯下帝王的遮羞布 作者:晓风残月


而最有实力的后羿,这个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开始进入了尧的视野。他当时就是一个强大部落的头头,而且本人掌握了当时先进的军事技术——射箭。换句话说,后羿本人就是尧的一个潜在威胁,只是他比较听话而已。于是尧大手一挥,让后羿去打击敌人,互相消耗吧。

后羿可谓特种兵的先驱,他一个人单枪匹马,游走于敌人之间,用弓箭把那些敌人一个个给消灭了。他射死十日这个部落故事,后来还被人传来传去,变成了后羿射下九个太阳的传说了。其实,十日,只是一个部落的名号而已,和天上的太阳,不是一码事。

有才能的人对于当权者来说,也是很危险的。重用人才的最好办法是,让听话的人去讨伐另外一个不听话的人。其结果是,无论谁赢,双方都会消耗实力;而无论谁输,双方又都会遭受重创,而当权者本人一下子就少了两种威胁。这可真是一举两得的买卖。

尧除去异己之后,就赶紧发展生产。那可是以德服人,比较讲究民主自由的时代。你尧虽然是头头,可没老百姓拥戴,位子也是岌岌可危的。他派羲先生、和先生到最北边的大海和最南边的地方用木杆量太阳。他把这木杆影子最短的那一天定为夏至,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这不,先推后算,一年四季就给算出来了。

羲先生、和先生还观察日月星辰的起落,根据乌、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中的位置,颁布了一套传说中的历法。老百姓不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了,知道了啥时播种,啥时收获,也知道了这度过的年数越多,人就会变老的,也就离死神不远了。

可不,在历法的指导下,华夏民族一片欣欣向荣。此时,尧本人也老了,衰老的尧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让谁接手他创下的一片基业呢?

终结:一个老头引发的思考

话说这尧见天下太平,内心高兴,觉得有必要去四处视察视察。这天,他就来到了一个村庄。他本以为,那些老人一定会对他感恩戴德的,像他的手下吹捧他那样:伟大啊!意思是说,我们这些百姓们欣欣向荣,活得有滋有味——尧帝之德流及四方啊。”

不料,一个老人说出了这样一段流传千世的话,他说:“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帝有何帮助于我哉?尧帝是谁?我不知道尧是谁,他给过我什么好处?”

这也难怪,当时没报纸,更没有电视,谁知道有尧这么一个人物呢?可尧不干了,他气急败坏地跑回了自己的宫殿,一直在生闷气。哦,忘了说了,当时的建筑科学发展得比较快,尧的茅草宫殿估计也换样子了。

就在尧生闷气的时候,突然一个消息传来了,仿佛晴天霹雳,那就是天下发大水了。这可是个十足的坏消息,但精明的尧还是迅速地解决了,他又让异己——大禹的爸爸鲧去治水了。结果,水将大地淹没了,庄稼毁了,房子倒了。

这时,尧就想了,自己一把年纪了,得赶快把接班人计划提上议事日程,可不能让外人抢夺了这部落盟主的头把交椅。只可惜那不争气的儿子丹朱啊……尧的脑子在迅速地转着,他觉得有必要在自己尚且有影响力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儿子钦定为接班人。

于是尧召集了部落里“十二牧”,也就是德高望重的人开会,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确定部落盟主的人选问题。

在尧的宫殿里,这些“大佬”们酒足饭饱之后,开始了第一轮讨论。大家七嘴八舌,纷纷说出心中的人选。

驩兜说:“管水利的共工不错。”此人怎会不错?当时天下正发大水,淹没农田村庄,这不证明他的措施不利嘛。尧对共工是了解的,他摇了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用这号人,我不放心。”这就彻底将共工给排出了候选人名单。

一个叫放齐的人清了清嗓子,发言说:"尧啊,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正合适。”

尧摸了摸胡须,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吵架。”还是没有同意。

最后,大家实在没有好的人选了。于是,尧对那些人说,会后,大家到处寻找,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接班人。

在第二次聚会上,大家总算达到了一致意见。

这些德高望重的“十二牧”不说别人,就说舜,说这个人很厉害,大家一致推荐他当“老大”。

尧对舜也有耳闻,表示同意。他说:“哦,我也听说这个人挺好。我再去详细地了解了解舜吧?”

话说这个舜,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做了哪些功绩,竟然能得到这些“大佬”们的一致推崇呢?且看下章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