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禅让下的血腥——舜逼尧(1)

扯下帝王的遮羞布 作者:晓风残月


黄帝创建的,由该家族三代四个人继承下来的稳固基业——堂堂的华夏联盟,在瞬间落到了外人的手里,这不失为一个天大的遗憾。这“篡权者”正是我们的祖先之一——舜帝。那么,他是用什么方法打垮这种牢不可破的家谱继承机制,并且将自己的行为冠冕堂皇化,而以“禅让制”流芳百世的呢?

仅在此,我们就总结两点,夺取了某个权位,不仅需要技巧,还得需要舆论支持,以便让自己夺权的行为合法化。

较量:“禅让”遮羞布下的厮杀

四千年前的某个晚上,茅草宫殿里灯火通明,陶器收藏家尧正在把玩着一个陶壶。该壶制作精巧,壶壁薄如鸡蛋壳,足见制壶之人技艺之高超,心思之缜密。谁也不知道尧是在专心看壶,还是在琢磨制壶之人的心思。这是因为此壶的制作人正是部落长老们竭力推荐的盟主接班人——舜。

尧与舜之间的较量,或许就像这个鸡蛋壳薄的陶壶一样,蒙上了道德的遮羞布,双方都小心翼翼,生怕将大局弄乱,却又是那么地激烈,招招致命。

如果舜只具有高超的制壶工艺,并不足让尧心存戒备,甚至暗藏杀机。怪就怪在,舜的才能确实太大了。

舜出生于与华夏民族齐头并进的东夷族,他的妈妈死得早,从小跟着父亲和后母生活在一起。他的后妈有自己的亲生骨肉,对舜这个外人的孩子自然不待见。而舜的亲生父亲是个瞎子,能再娶到老婆,已经是万幸了,能不事事依着老婆?舜从小就受尽世间的磨难,忍受着后母、亲爹,还有弟弟的欺负。但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才锻炼出了大智大勇、大慈大悲的舜。

在十七岁那年,舜自己卷了卷铺盖,正式外出打工了。他没有去繁华的地方,而是到当时最需要开发的地方去了——他去了现今济南市以南的历山。

在历山开荒的日子,也是舜展现政治才华的绝佳时期。在那里,他遇见了秦朝的创始人伯益,并且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在处理拓荒者的纠纷中,舜对于破坏规矩的人毫不留情,维持了良好的投资秩序,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开荒。

但舜并不甘于山大王的生活,他又跑到了中原的雷泽去打鱼,他打到的鱼很多,却也遇到了很多斗争,结果他和抢鱼的人不打不相识,再一次赢得了渔民的爱戴。接着,他又开始了陶器工匠的生活。他做出了薄如鸡蛋壳的陶瓷制品,并将此技术无偿传授给其他的人。

游历天下的经历,使得舜的“粉丝”满天下,遍布于农业、渔业和手工业之中。就连大名鼎鼎的华夏部落长老“十二牧”,也成为了舜的铁杆粉丝。可不,这些长老因此就在尧的御前会议上力荐舜当华夏部落的盟主。

御前会议的“崭露头角”让舜第一次进入了尧的视野。尧,可以忍受一个杰出的开荒者,也可以忍受一个有才能的渔夫,甚至可以与一个与他有同样爱好的陶器工匠交朋友。但是,尧无法容忍学一行,精一行,而且不甘于任何一个行业的舜。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舜,无疑是自己儿子继承盟主之位的最大障碍。如果说御前会议,是舜首先对尧的发难,那么,尧接下来对舜的出手,则是招招致命,却又显得那么温和。

尧不愧是一个爱才的盟主,他一把年纪了,还亲自前往历山,调查和考验舜。一个早晨,在山东济南的历山里,这两个改变历史的巨人相会了。舜当时正在地里聚精会神地耕田,一头黄牛和一头黑牛拉着犁在前,舜在后。也许是出于同情,也许纯属无聊,舜在犁后面拴了一个簸箕。他赶牛的时候,不是用鞭打牛,而是敲击簸箕,用声音来吓唬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