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局势恶化的程度果然超乎人们的想象。在金东路军以降将郭药师部为先导,向宋境节节推进直下相州的同时,西线的战局亦日益吃紧。
童贯于十二月八日匆匆逃离后不久,金西路军便挟连下朔武代忻之雄威,乘胜挺进直逼太原。当时驻扎于宋朝西部的禁军悉归童贯统辖,童贯不在,许多部队就调遣不动,因此张孝纯只能在其有限的太原知府权限范围内部署迎敌。
经与王禀商议,张孝纯决定委派大将冀景去扼守要冲石岭关。冀景惧敌,以本部兵力薄弱为由百般推诿,王禀恼火起来,便欲率部亲往。张孝纯考虑到镇守太原不可离了王禀,没有同意。后来又增派一名副将耿守忠率兵八千归属冀景指挥,冀景方勉强接下军令,即以耿守中那八千人马为前部先锋。
石岭关地势险要,宋军凭险据隘,本来是与金军大可一战。岂料由于耿守中对冀景贪生怕死畏缩不前,让他去打头阵的做法十分反感,竟憋着一口恶气一矢不发地降了宗翰。宗翰得了便宜,顺势挥师大进。冀景本无斗志,仓促间哪里扛得住金军拐子马的冲击,甫一交战便一败涂地,全军皆作鸟兽散。冀景本人亦是丢盔卸甲,不知逃往何方。
张孝纯得到败报,连忙向左右郡州传檄求援。但是肯发兵救援者很少,只有陕西方面的府州守将折可求、晋宁守将罗称及延安守将刘光世等数部有所动作。这么一点援军,还不够金军填塞牙缝。加之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各路人马无法有效地配合作战,遂被宗翰各各击破。此后再无一兵一卒来援。于是乎宗翰部乃得以顺利扫清外围,于十二月二十八日兵临城下,将太原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连串的胜利令宗翰视宋军犹如草芥,所以起初他没把攻打太原太当回事。他以为,太原城里那帮脓包,一见我金军之赫赫天威,没准儿不出一个时辰,便会高举着官印出城就降了呢。可是这一把算盘他打错了。太原军民非但没有被他吓破胆,反而在张孝纯王禀的带领下,进行了极其顽强的抵抗,使得太原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横亘在金军面前的一块吞不下啃不动的硬骨头。
张孝纯王禀能够在几乎是毫无外援的情况下坚守住太原,是非常不容易的。
太原昔称晋阳,为唐朝之北都,由横跨汾河的东西中三城相连而成,当时周长一万五千余步,其规模之巨不亚于现在的汴京新城,城内面积广阔粮草充足,城池也修建得高大坚固。如果彼太原仍是此太原,守城的条件相对而言要优越得多。但可惜如今的太原,虽然名称依旧,却是其址已易其势已失。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大宋后,曾两度攻打太原,均未攻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又兵围太原,鏖战了五个月方将其拿下。赵光义一怒之下命将太原全城焚毁。因而这座已有五百年历史的名城,便被一旦夷为了平地。后来宋朝在汾河东岸的唐明镇另建了一座小城,名曰阳曲县。战乱过后,当地的工商业逐渐发展,阳曲县的人口也日益增多。至嘉祐四年,朝廷便又将阳曲县恢复了太原府旧称,这就是张孝纯王禀现在要据守的这座太原城。
这座劫后重生的太原城,无论从辖区面积,还是从城防设施和物资储备等各个方面,都与往昔那座城坚楼固兵精粮足的雄伟古城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当时宗翰对于一举拿下这座毫不起眼的城池,并不觉着是个问题。
战斗在金西路军围住太原城的第二天,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打响。金军分成数路,从不同方向同时发起了攻击。霎时间太原城下尘土蔽日杀声震天,潮水般涌来的金兵,铺设板桥越过护城河,搭起云梯便争先恐后地向城墙上奋勇攀登。
金军的战场纪律相当严酷,不仅对临阵畏缩者立斩,而且还定有“同命队法”,即如果伍长战死,其属下士兵皆斩;什长战死,则其属下伍长皆斩。金军的战斗力极强,与他们的这种酷令有密切关系。既然进退都是死,何不舍命往前冲。因此只要是一上战场,金军将士个顶个全是拼命三郎。宋军与金军交战,往往就是面对着敌人这种有进无退视死如归的气势,在精神上先自垮了下来。金军在屡战屡胜的过程中,也看透了宋军的这个弱点。所以两军交锋先摆出一副勇不可当的吓人架势,便成了他们屡试不爽的一个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