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独断专行,不如谋之于众

照亮年轻的路:李开复给年轻人的人生课 作者:郑光辉


独断专行,不如谋之于众

多征求别人的意见总是好的。

--李开复语录

孔子曰:“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擅长的地方,然而也少不了许多无奈。一个人对这方面非常精通,说不定他对另一方面一无所知。因此,李开复认为年轻人在自信的同时,不应丢弃虚心学习的品质,在不确定的时候,要学会谋之于众。

李开复说,多征求别人的意见总是好的。那些更有经验的人可以用他们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为我们指引方向,那些聪明绝顶的人可以用他们的智商启发我们的思路,那些懂得人际关系的人可以用他们的情商帮助我们有效沟通。

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妨主动询问他人意见,而且最好带上“利弊对照表”,与对方一起分析、讨论,这样既可以节省他人的时间,还可以避免你的主观描述影响他人。当然,你也必须明白,你有最终的决定权,即便你采纳了别人的意见,但事后证明那些意见是不正确的,你也不能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李开复建议年轻人在征询他人意见之后,要学会“轻轻”放下。这就是说,在作出抉择后,应当坦然面对可能发生的任何结果。既不要因为抉择正确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抉择失误而悔恨终生。说到这里,李开复讲了自己的故事:

在2004年,当时李开复的开复学生网和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都得到了很好的回馈。于是他开始考虑,自己是否应该离开科技界,投身于教育界。

一直以来,在中国办一所加州理工学院式的大学是李开复的梦想。他认识很多华尔街的有钱人,当他向他们表达想法时,他们都感到很奇怪,心想:微软的副总裁找我们干什么?当听到李开复说想办一所大学时,除了一个家族表示愿意投资之外,其他的人都表示没有这方面的意愿。

李开复感到非常不解,于是向有办学经验的人征求意见,得到的反馈是:办一所大学,必须有足够维持学校运行10年的资金。于是李开复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但是对他而言,挫折也是一笔财富。虽然他没有办法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教育,但是可以帮助学生。至此,他的人生理想更加清晰。

遇到不懂的问题,在不知如何抉择的时候,有必要谋之于众。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多听取他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更好地抉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丧失自信,否则,结果将会很糟糕。

例如,有的人过分谦虚,又对自己信心不足,每次刚作出决定,就紧张不安起来,不知道自己的选择会不会成功,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于是征求他人的意见;有的人过于敏感,本来自己的抉择是客观、公正的,但听到别人的意见后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变得摇摆不定。其实,这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与之相反,有的人总是自以为是,过分自信,不但不懂得主动征询别人的意见,而且当别人主动提出建议时,他们还置若罔闻。有一个故事,能够很好地说明这种人的悲剧下场:

大森林里,有一个鹰王和鹰后,它们挑选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橡树,然后在上面筑巢,准备夏天在那儿孵养后代。

鼹鼠无意间听到了这个消息,知道那棵大橡树并不安全,于是向鹰王建议:“这棵橡树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快要烂光了,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你们最好还是另找一个地方筑巢吧!”

“嘿,这真是怪事啊!我做事还要你提醒吗?”鹰王不高兴地说,“你们这些躲在洞里的家伙,难道你们的眼睛比老鹰的眼睛还锐利吗?你是什么东西,竟然胆敢跑出来干涉本大王的事情!”

鹰王根本不把鼹鼠的劝告放在心上,只顾筑巢,并且两天后就全家搬了进去。不久,鹰后孵出了一窝可爱的小家伙。

一天早晨,鹰王早早地出去“打猎”,然后带着丰盛的早餐飞回来了。然而,那棵橡树已经倒掉了,它的鹰后摔成了重伤,它那些还未学会飞行的小鹰都摔死了。

看到眼前的情景,鹰王伤心欲绝,它放声哭道:“我真是不幸啊!我真是活该啊!为什么不听鼹鼠的建议啊!”

这个寓言故事很好地反映了人类同样的弊病,那些总是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人,是很难做到虚心听取建议的。他们可能不乏才能,不乏总揽大局的雄才大略,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也有不懂的方面,也有失策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还自信地认为自己不会犯错,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结果很可能损失惨重。

即便你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也不妨听取一下众人的意见,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作出最终的决定。一旦作出了抉择,无论正确与否,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应该学会坦然接受。

年轻人不可以缺乏自信,也不能没有谦虚的品质,正所谓自信不失谦虚。因此,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自己不确定的事情时,不妨虚心请教他人,学会谋之于众。在面对他人意见时,你既要虚心听取,又应保持自信,学会辨别他人意见是否对自己有益。这就是谦虚而不失自信的表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