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至察则无徒

和珅贪婪笔记 作者:蚩必川


 

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即是说,太清澈的水中是不能有鱼生存的,而对别人要求太过苛刻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追随,每个人在性格和生活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或是缺陷,如果对人要求尽善尽美,则根本不会有朋友。和珅深知聚集在他周围的多为贪慕钱财、虚荣势力的小人,对这类人更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能为自己办事,忠于自己,其他的事情就随他们去了。

和珅的众多党羽之中,四川总督文绶之子国泰是一个最为卑下、顽劣的小人,他从小生长在锦衣玉食的温柔乡中,养成了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性格,脾气暴烈,不学无术。清人洪亮吉在他的《更生文斋文甲集》中说国泰:“性暴戾,妻子仆隶皆若一日不可共居。”“国盛怒时,或至扑妻子、刃仆隶。”这样一个人就连他的妻子都到了不能与他共居一日的地步,换做别人,是无论如何不会与他结交的。和珅不管这些,他看重的是国泰每年节庆时必不会缺少对他的进献,还有国泰对他的一片忠心。由于和珅从不轻视国泰,国泰对他也确实大有知遇之感,尽心尽力为和珅网罗钱财。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监察御史钱沣弹劾国泰贪婪无忌,乾隆派刘墉与钱沣一起赴山东调查此案。和珅对国泰的不法行为了然于胸,就想帮他蒙混过关。他使用了欺骗的手法,让阿桂和福康安联名,请求皇上把国泰调进京城做官,了结此事。因为乾隆深感不妥,半信半疑,才派和珅随同刘墉、钱沣一起去山东调查。查案过程中,和珅多方掣肘,百般刁难,干扰调查的进行,最终若不是钱沣无意中劫获了国泰给和珅的密信,真不知后果如何。

和珅对他的舅父明保也是如此。和珅自幼丧父,家境困窘,他的后母又对他与和琳兄弟二人不好,和珅曾带和琳投到舅父明保门下,希望他能念在和珅生母的情分上,收留他们兄弟,即使不能收留,也想求他能资助兄弟二人在咸安宫官学读书的生活开销。当时的明保,家境殷实,但为人极其吝啬,是一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对和珅兄弟根本不念旧情,冷酷地将他们扫地出门还恶语相加。和珅虽然年幼,却很有志气,打那以后,再也没有登过明保的家门。

后来和珅发迹,飞黄腾达,明保厚颜无耻地带着礼品来拜见和珅,又向他提起了甥舅之情。若是按常理推测,和珅必定不会再理睬明保,也许换了小肚鸡肠的人,还会动用手中的职权,对他施加报复。可是和珅考虑到自己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如果恶待明保,传将出去,自己会留下睚眦必报的恶名,以后就没有人再来投奔自己了。所以,和珅尽弃前嫌,收下了明保的礼物,仍待之以甥舅之礼,他还不顾明保年老体衰、庸陋无能,向乾隆上书保荐他为官,使他当上了知府。明保从此紧紧依附于和珅,频繁出入和府,并经常向他借钱挥霍。和珅也都任他放纵,不加制止。其他的人见和珅对明保都能这样宽容,也就打消了心中的疑虑,放心地投奔和珅来了。

和珅的难得糊涂,大为奏效,为他赢得了遍及天下的耳目和爪牙,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