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站在池塘边,一面看着鸿雁麋鹿,一面问孟子:“贤者也以此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只有贤者才能享受这种快乐,不贤之人即使有这些,也是无法享受的。《诗经 大雅 灵台》上说:‘规划建灵台,施工巧安排,百姓都行动,很快便落成。王本不着急,百姓太卖力。王从灵囿过,群鹿悠闲卧,群鹿肥又光,白鸟白又亮。王又到灵沼,满池鱼欢跳。’文王借助民力筑台修池,老百姓却很欢喜,把那个台称为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很高兴那里有各种麋鹿鱼鳖。古时的贤君与百姓同乐,所以能享受快乐。《尚书 汤誓》里说:‘这个太阳何时才能灭亡啊,我们宁可和你一起去死。’老百姓恨不得和夏桀同归于尽,他即使有台池鸟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吗?”
【品评】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与民同乐,才能真正而持久地享受快乐。贤德是享受快乐的有效前提,否则即使具备了物质条件,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人都有享受并获得快乐的需要。虽然统治者更有条件做到,但要真正而持久地享受快乐,就必须与民同乐。孟子用周文王和夏桀的史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做了说明:文王与民同乐,要建灵台,老百姓都非常高兴,纷纷积极参与建设,干起活来就像儿子为父亲效力。文王所到的园林苑囿,也是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怡然自得的和乐景象。而暴君夏桀呢,自封为太阳,但老百姓恨之入骨,甚至不惜与他同归于尽。这样,纵然富有天下,夏桀也不能享受真正的快乐,即使有,终究也不能长久。
与民同乐应该成为处理政民关系的重要原则。公共事务如果不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社会发展的成果如果不能与百姓同享,那就很难让社会得到持续而稳定的繁荣。
“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这是一个不同寻常、颇有见地的命题。它表明,享受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被动接受外在刺激、并对这些刺激做出心理反应,而实际上涉及到享受者对外物和自身的了解和觉悟,涉及到人对于自己活动的意义的了解,这就有个境界(层次)问题了。譬如在今天,一个家业雄厚的企业家,他自身完全有条件得到充分的物质享受,但后来更为关心他人的艰难困苦,成了一个慈善家,此后他所获得的快乐便自会与先前有所不同。
如果享乐有境界(层次)的不同,那么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呢?孟子认为是“德”。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理论,也可看作是孟子思想的拓展。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是有觉解的生活,或有较高觉解的生活,人在觉解中建立自己的意义世界或价值世界。他根据人对宇宙人生意义觉解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人生境界。这些境界由低到高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对宇宙人生毫无觉解,似乎是一个混沌,完全是一种被动的人生;功利境界的人生略高于自然境界,是一种主动的人生,但往往表现为自私的、为我的、为利的;道德境界则超越功利境界,形成了较完善的人格,“利”转变成为公利也就是“义”,为利超越而成了行义;天地境界是理想的人格,是对宇宙人生的最高觉悟,这种觉悟使人的生活获得最大的意义,使人生具有最高的价值,这种境界既是自觉的,又是自由的。
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表明,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从低到高分别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生存需要,包括饮食、睡眠等的需要;安全需要,包括安全、稳定、依赖、对秩序和法律的需要;爱的需要,包括追求爱和被爱、渴望交往等;尊重的需要,包括对获得成就、名誉、地位、自信、独立和自由等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创造和挑战自我也成为一种享受。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享受和快乐是有层次的。值得注意的是,孟子是从道德价值维度来衡量,具有鲜明的儒学特色。
【原文】
[1.3]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①,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②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