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惠王 上(4)

圣王之道《孟子》 作者:张加才


曰:“不可;直④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⑤不入洿⑥池,鱼鳖不可胜⑦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⑧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⑨之教,申⑩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 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① 河内、河东:魏地,河内指黄河北岸济源(今河南省)一带;河东指黄河东岸安邑(今山西省)一带。

② 填然:形容击鼓声。

③ 走:跑,逃跑。

④ 直:只是。

⑤ 数(shuò):细密;罟(gǔ):鱼网。

⑥ 洿(wū):低洼之地。

⑦ 胜(shēng):尽。

⑧ 豚(tún):小猪;彘(zhì):大猪。 

⑨ 庠(xiáng)序:泛指学校。地方学校殷代称庠、周代称序。

   申:反复强调。

  王(wàng):称王,统治天下。

  涂:通“途”,道路;莩(piǎo):通“殍”,饿死的人。

    

【译文】

梁惠王说:“对于国事,我真是尽了心力了。河内发生饥荒,就把部分百姓迁到河东,并调拨粮食到河内。河东发生饥荒,也照此处理。看看邻国处理政务,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没减少,我的百姓也没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王喜欢征战,就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吧。战鼓咚咚响起来,双方兵刃已相接,这时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跑了五十步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这该怎么看呢?”

王说:“这不对。只是没跑到一百步而已,可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也就别指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违背农业生产的时节,就会有吃不完的粮食;细密的网不下池沼,就会有吃不完的水产;按照时令进山伐木,就会有用不完的木材。有吃不完的粮食和水产、用不完的木材,这就让老百姓生养和丧葬都无后顾之忧了。没有这些方面的后顾之忧,正是行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宅园,用来种桑养蚕,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织衣服;养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时令,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种百亩大的农田,耕作时间不被占用,几口之家就不会挨饿。谨慎地办好学校教育,反复讲明孝亲敬长的道理,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必背扛、头顶,负重上路。七十岁的人穿得上丝、吃得上肉,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让天下归服,那是没有的事啊。

“猪狗吃的是人的口粮,却不知制止;路上有了饿死的人,却不知开仓赈济。饿死了人,还说:‘不能怪我,都怪年成。’这与刺死了人,却说:‘不能怪我,都怪兵器,’又有什么不同呢?王不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