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学之道(1)

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作者:刘成有


【原文】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新)民③,在止于至善④。

【注释】

①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古音“泰”,同“太”,现在一般读作“大”,含有至高至极的意思。“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都是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道”的含义,主要是指教育的根本目的、方法、内容等。

② 明明德:前一个“明”字是动词,彰明、彰显、表现出来的意思,“使……彰显”;后一个“明”字是形容词,有阳光、光明、善、美好等意思。“德”,德性的意思。此句主要是讲加强个体的道德修养,用儒家的话来讲,就是“修己”或“内圣”。明明德,如太阳一般,光照万物的伟大品性,都是源自于自身的能量,而且是自己无偏无私的自然、自觉的行为。

③ 亲民:“亲”字,古文中作“親”,与“新”通用,《大学》后面的正文中也都解释为“新”字。“新民”,即是“使民革新”的意思,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提法,则是“刷新国民道德”的意思。此句主要是讲到道德基础上的社会担当责任与意识,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安民”或“外王”。

④ 止于至善:“止”是应当达到的境地,有“归宿”的意思,由“停止”等意义引申而来,所以朱熹解释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是指“明明德”与“新民”所应该达到的最完美、最理想的境界。结合起来看,这里的“止”,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如何达到最理想的境界,一是达到理想境界之后如何维持这种理想的状态。因此,这个“止”,就不仅仅是“停止”的意思,还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译文】

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显人们内在的光明美好的德性,在于用这种德性教化百姓,使百姓弃旧图新,成为新人,在于使人们达到并安于最完美的至善的最高境界。

【品评】

“大学”是相对于“小学”来讲的。按照宋代朱熹的理解:中国古代“人生八岁,则自王宫以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及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的解释,虽然大意不差,但并不全面。实际上,“大学”一词至少应有三种含义:一是古代教育机构中的最高学府——“太学”;二是《礼记》中第四十二篇或《四书》中的第一篇文章——《大学》;三是指相对于“小学”而言的一种学问。本段所指,即是第三种含义。

那么,什么是“小学”呢?古代的“小学”,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训诂学等文字学研究,就像清代那些考据大家所作的工作,对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的研究;一种是写字、算术以及洒扫应对等启蒙教育。这种学问之所以被称之为“小学”,是因为它主要偏重于知识的学习、传授以及生存技能的培养,属于基础性的学问。相比较而言,“大学”则是“大人之学”,培养如何成为“大人”的学问。所以,“大人之学”一般也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修己”,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练就自己的高尚品德,具备教化人群的基本素质;一是“安民”,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德性为更多的人民、更大的族群服务。这种学问则偏重于知识的受用与能力的推广,关心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属于较高级的学问。所以朱熹说“大学之书,古之太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我们知道,古代“太学”的招生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为贵族统治培养接班人,因此教育内容主要就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修养,二是治国才能。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的“大人”就具有了人格上的“君子”和身份上的“贵族” 双重含义,“小人”则具备了道德卑下与平民身份的双重象征。

因此,“大学之道”,首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是培养“君子”的内在气质,也就是道德修养。但“德”之一字,内涵非常丰富。古代的“德”,正如老子《道德经》所显示的那样,通常都是与“道”字联系在一起使用的,“德”的偏旁部首,就是一个双人旁,与“行走”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引申,则有了“如何走过一生”的意义问题。而人生意义的追寻,实际上也是对一个个体行为合法性的解释。

人的一生如何“行走”才算合理?应该从哪里寻找自己行为合法性的依据?古代文明中,大都是从人之外去寻找这个基本的依据。上帝、真主、天道、天理、自然……,几乎都具有类似的特征。我们知道,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之一——人权,也有一个 “天赋人权” 的核心假设。尽管人们对这种类似宗教的解释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恰恰说明了绵延数千年的宗教存在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德”字右下角的“心”字,还反映着人的行为合法性的“外在依据”与主体自觉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显著特征。所以古人在解释这个“德”字的时候,往往会说“德者,得也”。“德”的根源,墨家可以理解为“天志”,道家可以理解为“自然”,儒家可以理解为“天道”,但都是人之外的一种现象或力量。只有在认识、体验了这种外在现象或力量以后,才可以进一步落实到自己的行为当中,转化为影响社会人群的现实力量。如果借用现代哲学的语言来表达,则明显体现着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思维方式。可见,“德”不仅仅是一个内心修养的问题,还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因此古人在解释“德”字的时候,在“得也”之后,往往会写上“内得于心,外施于人”这样一句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