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止于至善(4)

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作者:刘成有


【译文】

《诗经》中说:“啊!前代的君王实在是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后世的贤君圣主们能够以前代的圣贤为榜样,尊重有贤德的人,亲近亲族,一般的平民百姓则蒙受由此带来的恩泽,安享欢乐,获得利益。所以,前代的君王虽然已经逝世,但是后人却一直思念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品评】

此节紧接上文,继续阐述“民之不能忘也”的含义。“民之不能忘也”,是圣贤之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然结果。做到了这一点,难道还不是“止于至善”吗?所以,本段从“知止”、“止之内容”、“止之方法与效果”论述“止于至善”,诠释了儒家对于“永垂不朽”的深层思考。

中华儒家文明的核心,不仅仅是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人生观,对死亡的看法,也颇具特色。人生不过百年,无论贫富贵贱、强弱黑白,谁都难逃一死。但死又有轻于鸿毛与重于泰山之别。轻于鸿毛者,只是历史天空中轻轻飘扬的纤纤微尘,随风飘散;重于泰山者,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尧舜文武、周公孔孟,虽历经千年风霜,总能复活在后人的心中。在儒家看来,不管是道德事功,还是语言文字,“立德、立功、立言”,无论做到其中的哪一个,都能达到永垂不朽的境界,这就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所说的“三不朽”:“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实际上,这样的“不朽”一直是儒家知识分子追求的人生目标,到了宋代的张载,概括成了简洁明快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生事功与生命不朽,并不是生与死的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一体两面。

《诗经?周颂?烈文》中说:“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戏!前王不忘。”那些为人民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们,历史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为政者应当从人民的根本愿望和利益出发,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万代负责的态度,为老百姓谋福利、办实事,就会在人民的心里永远传承。

当官本来就是为百姓办事的,应该做父母官该做的事情。应该以人为本,从人民的根本愿望和利益出发,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个人的政绩。为政者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才能团结和睦。“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是自封,而是历史的公正评价。

从“《诗》云邦畿千里”至“此以没世不忘也”,朱熹认为主要说明“止于至善”,所以定为传文第三章。在古本《大学》中,自“康诰曰克明德”至“与国人交止于信”连在一起,而且前面是从“诗云瞻彼淇澳”到“没世不忘也”的一段话,后面则是“子曰听讼”的一段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