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此谓知本①,此谓知之至②也。
【朱熹补文】
右传③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间④尝⑤窃⑥取程子⑦之意以补之。曰: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⑧其理⑨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⑩,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 无不到 ,而吾心之全体大用 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① 此谓知本:本句话在古本《大学》中位于“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之后。朱熹认为前面应该有申述“格物致知”的话,所以才会有“此谓知本”的结语。程颢、程颐都认为这是一句衍文。衍文的意思是并非原文所有而混在原文之中多余的文字。
② 知之至:知识的至极、最高境界。
③ 古代书籍的排印是从右往左的竖排,所以前面的文字段落是在右边。
④ 间:读作见,jiàn,近来,近日。
⑤ 尝:曾经。
⑥ 窃:私自、私下,表示谦虚。
⑦ 程子:指程颢、程颐两位思想家。
⑧ 穷:穷究,彻底研究。
⑨ 理:事物的原理。
⑩ 未穷:未穷尽,未彻底。
表:是外面,指容易掌握的道理;里:是里面,指难以发现的道理;精:是指道理的精微而言;粗:是指道理的粗浅而言。
到:达到,引申为掌握、理解。
大用:大的作用,大的功能。
【译文】
这就叫做知道了根本,这就叫做达到了认识的至极,即进入了“知”的最高境界。
【朱熹补文译文】
前面一节是传文的第五章,原来是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的,但原文已经佚失。近来我私下采取程颢、程颐先生的意思,尝试补充如下:
所谓致知在于格物的意思,是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接触事物并研究事物。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根据每件事物彻底研究它的原理。灵妙的人心,均有认识事物的能力;而天下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个不具有其内在的本质和运行的规律。只是由于我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事物内在的道理,所以我们的知识不全面,在对事物的认识中便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大学》这本书一开始就教导学习者,对于天下的事物,都要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道理再加以推究考据,以求达到知识的至极境地。经过长期的坚持,下的工夫久了,有一天就会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通。于是,万事万物所蕴涵的里外与精粗的道理都会清楚地呈现在眼前,自己心灵的整体认知能力及其重要作用,也可以得以完全的发挥。这就是格物,这就是知识和智慧达到的最高境界。
【品评】
在通行本中,这段话与上一段是同义反复了。但此句在古本《大学》中位于“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之后。因此,并不像通行本中那样,连用两次。但朱熹认为此处文字不仅有佚失,而且前后的文字可能还有“错简”。古书大都是刻在竹简或木简上面的,简与简之间用绳子串联起来。存放的时间久了,绳子会断,原文中的次序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错简”。
什么是“本”?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来确定。相对于国家而言,人民是国家社稷的根本。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立足于人民,关注民生,体贴民心,为人民谋福祉。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没有人民的支持,任何政权都不可能长久存在。唐太宗李世民说过这样的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家巩固和存在的基础在于民心。只有依靠人民,得到百姓的拥护,国家政权才会强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强权与暴行,是不会得到民心拥戴的;只有施行仁政,知道国家的根本所在,才能够得到民心的拥护,从而赢得天下。但在《大学》中,相对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言,“修身”是“本”。“修身”内在又蕴涵着“诚意、正心”。但是,相对于“诚意正心”而言,还应该有更为根本的东西,那就是天道。只有认识、体会、掌握了天道,才能算是“知本”,也只有知道了这个“本”,才能算是“知之至也”。可能正是基于类似的本体论的思考,朱熹觉得这里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的地位。可惜原文中没有类似的论述,所以他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把这一层意思补充完整。
格物致知教给了人们具体的求知和认识事物的方法。虽然世界从表面上看来是杂乱无章、无法认识透彻的,但是,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自己的规律,只要掌握了规律,所有认识上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知识与实践二者之间的关系。一切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乃至一切知识的来源,都离不开实践。所以,格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格物不是离开具体实践的格物,而是与具体事物和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的格物。认识是没有止境的,格物也一样永无止境。世界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时代在不断的前进,我们的思想也应该随着环境和事物的改变而不断地向前发展,而不能停留在老地方。只有随着物的发展而不断地格物,才能做到真正的致知,从而使二者完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