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①而能教人者,无之②。故君子不出家③而成教④于国。孝者,所以事⑤君也;弟⑥者,所以事长⑦也;慈⑧者,所以使⑨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⑩。”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注释】
① 教:管教,教育。
② 无之:没有这样的事。无:没有。
③ 出家:离开家。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后,引申为彻底皈依佛教,并剃掉头发、离家修行。
④ 成教:成就教化,不是现在所谓的成人教育的意思。
⑤ 事:奉侍。
⑥ 弟:读作涕,tì,通“悌”,恭敬、敬爱兄长。
⑦ 长:兄长,引申为社会上比自己年龄大的人。
⑧ 慈:慈爱。佛教讲慈悲为怀,其中的“慈”,指给人欢乐、喜上加喜;“悲”指拔除痛苦、离苦得乐。
⑨ 使:役使、统治。
⑩ 赤子:初生的婴儿。因为初生的婴儿肤色是红的,故称赤子。
诚:真心实意,没有丝毫造作。
中:完全符合。
【译文】
所说的治国必先齐其家,是说要治理国家必须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管教好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不用走出自己的家门就能把他的教化推行到全国,使自己良好的德行影响国人。在家的言行,完全可以用到治理国事上来。对父母的孝顺,可以推广应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敬重,也可以推广应用于侍奉那些比自己年长的人;对子女的慈爱,可以推广应用到百姓身上。《康诰》中说:“爱护老百姓,就如同母亲保护自己初生的婴儿一样。”母亲怀着一颗诚挚无比的心去揣摩孩子的需求,虽然不能完全猜中婴儿的心思,但也不会相差太远。世上没有哪个女子是先学会了养育孩子再去嫁人的。
【品评】
在《大学》的八个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几乎都是个人自己的道德修养行为,只有到了“家”这个环节,才开始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从个体独立的人进到了社会的层面,从而呈现出复杂的社会化特征。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形体、需求、地位、情感和智力等。这些方面的差异,就使得摆平各种关系变得异常重要。怎么摆平这些关系呢?《大学》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教”字。这个字非常关键,也十分重要。因为在儒家看来,人与人之间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先天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先知先觉之人,就应该帮助后知后觉之人,所以学习、教育,从很早就开始成为百姓、政府共同认可的重要事业。后来的儒家几乎都十分重视教育,时时刻刻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在以前中国家庭、家族供奉的牌位中,“师”是与“天、地、君、亲”并列的五大供奉对象之一。自古以来,教师始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以前在农村的现实生活中,教师与医生一起,是被农民称之为“先生”的两大群体。他们一个负责身体方面的保健与治疗,一个负责精神方面的进步与提高,所担负的使命都是神圣而又光荣的。
但是,教育人的内容是什么呢?儒家认为在家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子女对于父母的孝顺、弟弟妹妹们对于哥哥姐姐的恭敬尊重,当然还有为人父母应该具备的慈爱。这三个方面,在家里面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彼此之间浓重的血缘关系,使得彼此之间本来就具有天然的孝、悌、慈。但儒家把家与国联系在一起,要求“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把建立在血亲之爱基础上的道德关系应用到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人身上,这可能吗?儒家认为可能,但要实现这种爱的关系的转换,只有“教化”的手段才可以担当得起,这就是“成教于国”的含义。当然,上述问题解决以后,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如何“教”才能实现这种“血亲之爱”的推广与放大呢?教育家人与教育他人,由于彼此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不同,应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大学》提出了“保赤子”、“学养子”两个方面的例证,借此显示出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诚心诚意,用教育子女的心态教育他人。就好像家里面父母教育子女的时候,能够始终为子女着想,一心一意考虑到子女今后的人生发展,这种教育过程中的诚心诚意,几乎就是“保赤子”、“学养子”式的本能。如果能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国民的教育,自然可以“不出门而成教于国”,齐家也好,治国也罢,均可以“虽不中,不远矣”!
建立和谐的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国家是由无数的小家庭组成的,家庭的和睦与否影响国家的安定团结。本段中所说的孝、悌、慈,是构建良好家庭关系的基本要素,个人修养的是非得失以及国家的治乱安危,都取决于此。管理国家和整治家庭一样,把自己的家族整治好了,就如同把国家管理好了一样,由此可见家对国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极其有限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人生中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更多的是过完普普通通的一生。作为社会和国家中普通的一员,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做起,重视自己身边的小事,不放弃对自己德性的修养,言传身教,使自己的家庭和整个家族和睦美满,并继而影响别的家庭,在自己周围形成良好的风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不能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但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整个社会和谐风气的创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