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庄子》的人论

乘物游心《庄子》 作者:李道湘


 

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后代学者亦随之批评庄子悲观人生,重死轻生。然而认真细阅整部《庄子》,人们可以深刻体悟到其中对人的关怀,对人的自由的畅想和向往,对人的生存环境的忧虑和焦虑,对人的生死的放达。总之,整部《庄子》充满着对人的关注。

第一,《庄子》对人的绝对自由的向往。

《逍遥游》描述了一种无所依存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所谓“逍遥游”,就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真正的逍遥就是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无所待,以游无穷”的生活,就是一种超越时空限制、超越物我的“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生活。那么我们如何去追求去达到这种精神的纯粹的自由世界呢?《庄子》告诉人们,要消除功名利禄的束缚,理解真正有用的意义,达到无所可用才能真正大用的境界。

第二,素朴自然是人的自然本性。《庄子》从自然主义的前提出发,认为人是从最原始的生物演变而来,由无知无欲自然之气构成,成为宇宙中之一物,所以,素朴自然才是人的本性,是人最原始的纯然无杂的本性。这就是他所描述的:“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觉,命曰天放。……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 马蹄》)在庄子看来,人类的共同本性就是织而衣,耕而食。远古的人们就是这样,他们无知无欲,无欲无求,素朴纯真自然,都保持自己的本性。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芒昧无求。“当是时,阴阳和静,鬼神不就,四时得本,万物不伤,群生不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庄子 缮性》)在一个人人都淡然无欲,素朴自然的社会里,阴阳和顺宁静,鬼神不扰,四时适宜,万物无伤,群生无折。人们有心智而无可用之,这是最完满的社会。在这个时候,人们都无所作为而顺任自然。这是庄子对人性完满追求,也是给世人树立一个人性的典范。但更重要的,是他对现实人性的批判,在他看来,现实的人性是丑恶的。

第三,《庄子》认为,人的个体存在陷入危机。《庄子》认为,社会的发展没有带来人的幸福快乐,反而带来痛苦和人心的不古。“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殉一也。”(《庄子 骈拇》)在远古时代,人们顺其自然,不伤物性,社会安定,人心纯朴;而自三代以下,情况就大变了,人们多用心智,伤物害情,各为一已之私为满足。小人牺牲自己来求私,士人牺牲自己去求名,大夫牺牲自己来保家,圣人牺牲自己来为天下。这些不同类型的人,虽然所做的事不同,名号相异,但伤物害情,牺牲自己是一样的。

从上到下,从小人至圣人君子无不为私利所包围,备用智巧,争相追逐,如此下去,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告诚世人:“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厚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情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钎;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庄子 列御寇》)天有行常,春秋冬夏循环往复,日夜交替,这都是可以认识的,可以把握的;但人心却不行,它比山川险恶,它比认识天还难上加难。有的人看似憨厚而行为骄横,有的人看似长者而实为不肖之子,有的看似恭顺而内心刚正,有的人看似坚实而实际怠慢,有的人看似舒缓而内心焦虑。所以这些人取义急就,而弃义也神速。人,有理智有情感。当理智支配人时,人们所看到的都是貌;当情感支配人时,人们才看到人的真实,然而人们常常不会轻易表露出情感,它完全被掩藏在人的内心世界中,而内心世界的变化是变幻莫测的,其扩展是无限的。一旦人心思邪,其危害胜于兵剑之害,阴阳之敌。历史上那些杀君拭父的悲剧,战争的惨烈,无不与人心的思邪有关。

第四,《庄子》的理想人格。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君子应该有仁爱之心、道义的追求、强烈的自律、快乐的人生和坦荡的胸怀。这一君子人格甚至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理想人格。

与这种进取、入世的君子人格相反,道家塑造了一种遁世、出世、逍遥、无为、超越的理想人格。儒家重视君子人格的道德自律,道家重视自然本性。儒家的君子现实可亲,道家的理想人格超越凡尘。

《庄子》所塑造的“至人”、“神人”、“圣人”、“德人”等人物都“茫然徘徊乎尘垢之外”,“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无情无欲,无功无利,远离现实,脱离人间,如此才能保持清纯的人格。这些人物体现《庄子》追求的理想人格及其特点。一是具有超越世俗的特点;二是具有超越物欲的特点;三是具有超越自我的特点。这些人格特点关注了庄子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

《庄子》的人论体现了庄子对人的思考以及终极关怀,是庄子思想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