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同福客栈的江湖和“衡山派掌门”的江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甚至,你在那个江湖的成就越高,进入这个江湖的难度就越大。带着“我曾经如何如何,你行么”这样的态度进入职场,难免碰钉子。是啊,那个你一进办公室就不得不叫“老师”的人,可能只是三流大学毕业,英语数学样样不如你,甚至打起篮球来也动不动就走步,憨态可掬。
但那又怎样?
所以,如果要总结一个实习生的“办公室生存法则”,首当其冲的一条就得说说心态问题——放下身段,保持一个从零开始的姿态。
我就遇到过这么一个实习生,“名校”、“优秀生”之类的标签贴了一身,辉煌得直晃眼。我不敢怠慢,把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与他分享,没料到换回一句:“你这样不对的,跟我在学校接受的专业训练不一样。”然后一二三四列了若干条课本上的理论,并引述某大腕学者的话加以佐证。我们去参加培训,讲课的是业内声望颇高的老先生,旁听的实习生却给我发短信感慨:我很失望,没想到他不过如此……
我拿着手机愣了半天,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自此之后,便再不敢“招惹”这位了。
正如莫小贝在整部《武林外传》中的位置一样,实习生注定只能扮演办公室里的配角。不过,配角戏份的多少并不固定:演技差的,只能跑跑没有台词的龙套,干些端茶倒水的杂活儿;演技好、带人缘的,自然会被委以重任——但要切记一点,配角永远是配角,千万不要抢戏,否则,观众都不会答应。
现在,很多大公司的招聘计划都是从实习生开始的。为了拿到最终的offer,这些年轻人需要竞相展示自己的智慧才华,拼抢有限的资源。有的人,真的把实习当成了打仗,像小老虎一样蹲守在暗处伏击,看到机会便猛扑上去。这样的人或许会获得更多的上场时间,但永远不会成为受欢迎的职场伙伴。
无数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最终能在游戏中胜出的,往往是表现得最从容淡定的那个:把实习当作一次机会而不是唯一目标,把身处同样境遇的人视为学习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