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节:谁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3)

新角度看职场:职场武林外传 作者:方奕晗


我一直坚信,没有谁非要故意伤害谁,办公室里绝大多数的人际问题都源于误会。被伤害的一方固然委屈,可“施虐”者也冤着呢:我没针对你啊,你怎么会这么想?

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这些弱点或多或少都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阴影,成为“痛点”,即心理敏感区。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痛点”藏起来,绝少触碰,更害怕别人了解或谈论到它们。一旦被触及,哪怕只是无心,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们便会本能地觉得自己被冒犯、被伤害。

如果你经常有类似被冒犯的经历,不妨自我审视一下:是不是我过于敏感了?为什么被别人视为玩笑的言语,却会对我造成伤害?我的“痛点”在哪里?

找到它,并尝试着接纳它,与它和解。就像白展堂,原来最大的“痛点”就在于“盗圣”二字,后来他学会了面对,接纳自己的过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危机最终变成了转机。

至于那些总是无意中“伤害”别人的人,也有必要反省一下。

李大嘴文化程度低,这是事实。名校情结,也是事实。甚至某人脸大、某人又胖了、某人一直宅在家里3年没工作,这些都是事实。但并不是每个事实就都能直言不讳,也不是每个场合都能由着性子想起什么说什么。

人际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你自己之外,还有所处的情境和交往的对象。有些时候,你光顾着自己聊得尽兴,却忘了对方的感受和情境场合是否适宜,而正是这个被你忽略掉的东西,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

同样的话,A能接受并不意味着B也能接受,私下里交流的安全话题放在公共场合说,或许就能惹来大麻烦。不是什么玩笑都能开,也不是谁都开得起玩笑,张嘴说话之前不妨先想一想:别人忌讳什么?这么说会不会被误会?有没有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错误?

——要知道,说话得体永远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关键指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