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并不晚。因为有太多的人,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看法中,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有句话叫做“学问深时意气平”,我想,这“意气”二字,无非就是争名和逐利罢了。很多人活着都在争,一是争利害,二是争口碑。如果说前者是贪心所起,争的是物质满足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在寻求一种心理上的被肯定和被接纳。但如果一个人学问和功力足够高深了,名利对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在拥有了一个强大的自我之后,他实在没必要把自己放在某个参照系中才能找准位置。这时候,他的意气没有了,才真正到了“无诤”的境界。
都说年轻所以气盛,一点儿不假。几乎每个人的生命故事都要从证明自己开始;但结局不同,有些人一辈子在这条路上纠结,有些人则会在找到自信之后豁然开朗。
记得很小的时候 ,就听过“不争第一”的说法。争第一的人,眼睛总盯着对手,心里的弦绷得紧紧的,总想着跟对方较劲。“第一”就像一个诱惑,摆在眼前,或许人们会从中获得快乐和荣耀,但它却是极为短暂的,因为“第一”之后,又要开始新的“争”途。
可人生不是800米比赛,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它更像是个旅途,如果你非要把跑在前面的人当作对手而非旅伴,死死盯着他们,这就意味着,你自愿放弃了沿途无限的风景,生命也就此成为一个熬不完的劳役。
职场更是如此。被你视为对手的,或许比你资历深,或许比你关系广,或许比你气场大,或许比你脑子灵活,或许比你更玩命。一万种可能性都导致同一个后果:他比你更优秀。
如果你真的纠结于此,生活就彻底没了味道;即便有,也是苦涩。
所以啊,没必要和别人比什么,但求无愧于心就足够了。
就像老白说的,练武不是用来比的,而是在真正需要它的时候派上用场。强盗来了你可以迎头痛击,路见不平你可以拔刀相助,只有在这些时候,武功才能发挥它真正的威力,而这威力的源泉,都是来源于你心中的一股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