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创立台化公司(1)

王永庆开创石化产业王国之路:筚路蓝缕 作者:李荣融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王永庆成立台化公司可谓是台湾企业家“精打细算”与“靠山吃山”的最好例证。在20世纪70年代,王永庆多次发表谈话并撰写文章,详细讨论了节俭对于岛内经济与社会的重要性。他成立台化公司的灵感就来自于他对于节俭问题的深刻认识。他认为他这一代人经历过屈辱和贫困,因此没有理由为没有改变那段艰难时期做辩解,更没有理由为持续不断的贫穷做辩护。他要利用所能利用的一切去开发,去制造。他觉得当时的台湾有的是工作去做,但人们却普遍等待着被雇佣。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王永庆是个大富翁。他的日子一定是挥金如土、穿金戴银、前呼后应和灯红酒绿。事实上,依据王永庆所创造的财富,他也完全可以如此享受。但真相是,王永庆的节俭程度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岛内的舆论界经常把王永庆喝咖啡当作一个经典的节俭案例来谈论:他喝咖啡的顺序是先把奶精倒入咖啡杯,然后再用奶精盒舀一点咖啡,轻轻地涮一涮,将余汁再倒回杯中,如此反复两、三次,目的是要使奶精尽可能不残留在奶精盒中,以免浪费资源。

假如王永庆要请客吃饭,他从不在外面饭店请,而是在台塑集团总部大楼的招待所内,因为这样吃比较卫生、经济,并且席间的氛围也比较融洽。宴请的方式采用中菜西吃:客人将盘子端出来,由侍者给客人分菜,吃完不够可以再加,但绝对不可以有剩菜。

有一次王永庆看厨子做菜,他顺便指示说,汤煮开了,应将火关小,如果继续用大火,无疑是在浪费煤气。另外,在工厂的招待餐厅里,一般不设专门的服务生,而是抽调部分办公室人员轮流值班,一方面可节省人力,另一方面也可培养下属待人接物的作风。

在穿着方面,王永庆也不在乎,只要整洁就行。有一段时间,王永庆因为连续晨跑,所以腰围缩小了,常穿的西装显得又宽又松。于是夫人把裁缝请到家里为他量尺寸。裁缝以为他要做几套新西装,谁知道王永庆却从衣柜里拿出几套旧西装,要求师傅把腰身改一改。他语带责怪地说:“旧西装只是松了一点,料子还好好的嘛!何必做新的呢?”

王永庆家里用的肥皂,在剩到一小块时,一般不会丢掉,而是把小块黏在大块上,继续使用。在工厂里也一样,工人工作时戴的手套,如果掌心磨破了,他要工人把左右手换过来戴,这样有洞的一面就到了手背上,于是手套还可以再继续使用同样长的时间。

王永庆每天早上练毛巾操的事情在台湾岛内几乎是妇孺皆知,后来还传到了日本,特别是在王永庆赢得了“经营之神”的美誉后,日本有多家电视台相继来台,把他的这套毛巾操拍成专题电视片广为播放。其中有一个细节是,他用的那条毛巾居然跟随他20多年。

早年王永庆搭飞机出岛,一律坐经济舱。有一次在飞机上,空中小姐认出了他,认为“经营之神”怎么能屈就于经济舱,于是硬要请他坐到头等舱不可。这件事使王永庆内心一直很不安,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为了不再引起服务人员的困扰,才勉为其难地破费改坐头等舱。但在头等舱内,他却安排自己睡眠,以便下机后能马上开始工作。

台湾国泰人寿保险公司有一位业务经理,名叫蔡合城。他曾经在自传中描述过他给王永庆当球童的故事,并且在书中一再强调,5年的球童生涯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这样写道:

“当时,我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骑着一部破破烂烂的脚踏车到球场去替王永庆先生捡球。由于他老人家习惯在天还没亮、伸手不见五指的清晨打球,所以球场里就算球童人数高达五六十个之多,但是因为大家都没把握能把球找到,所以往往连一个敢背王永庆先生球袋的人都没有。”

“我仗着年纪轻、脸皮厚不怕被骂,还有眼睛不错的优点,战战兢兢地当起王永庆先生的球童。为了找球,我还特地带着一支手电筒,只要远远地看见手电筒的光线,大家就知道王永庆先生和夫人李宝珠在打球了,非常有意思。此外,深恐丢球的我,还发展出一套配合‘瞎子打球’的独门技术,叫做‘听声辨球’。每当我估计小手电筒的光线可能即将照不到球将要落下的位置,我便在王永庆先生挥杆时,闭起眼睛,静下心来,仔细倾听小白球往哪个方向飞,每一次都可以很顺利地把球的位置找出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