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这部《史记》写好,使之能"藏之名山……俟后世圣人君子",司马迁早年游历了全国。为了写大禹治水,南下浙江探看禹穴;为了写孔夫子,游历齐鲁瞻仰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等遗物;为了写屈原,特地到湘南汨罗江畔凭吊。他通览诸子百家,凡皇宫里能找到的档案资料都看了。最后把共526 500字的整部《史记》,一个字一个字刻在竹简上(这可不同于今天在纸上写字)。他是在忍受着人间最大的侮辱和摧残的情形下刻写的,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呀!
《史记》是一部私家著作,既没有名,又捞不到利,同时内中触忌不少,随时都可能被朝廷问罪。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一种"冷对青霜剑,敢铸千古词"的无畏精神。所以,一部《史记》反映出司马迁的坚韧意志,凝结着司马迁一生的心血。司马迁活着的时候,《史记》并没有公之于世,直到他外孙时,这部不朽的《史记》才面世。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一生发奋著作、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今天的青年也有激励作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耽于长吁短叹,而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呢?如果我们都有司马迁的发奋精神,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古人如此,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发奋者也比比皆是。
有个三级工,1977年由于工作需要,没让他参加高考,1978年允许他去考,却没考上。他一落榜,流言蜚语跟着就来了。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也配"?现在社会上有个很要不得的现象(不是整个社会,但影响也很大),就是谁也不能好。一个小组只要有人一拔尖,后面的人就踩他。中学里也有这种倾向。几个学生商量好:谁也别进前十名,谁要进,就把他从窗户扔出去。"枪打出头鸟",谁也不能进步,不能冒尖,都是"一看二慢三通过"。所以对青年人来讲,在冷遇面前,要经得起生活的挫折,不畏人所言,不怕有人议论讥笑,目光远大一些,襟怀坦荡一些。马克思的《资本论》初版本"序"引了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格言:"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去罢!"这是有志者的英雄本色。
刚才讲到的那个小伙子,面对流言蜚语更发奋了。不是说我考不上大学吗,我还非要考个研究生不可!第二天他就找到车间主任,说:"虽然大学没考上,但学习决不放弃,工作也不耽误,希望得到支持。"并提出三个条件:第一,我这个三级工今年应该调资,但我不要了,让给别人;第二,奖金也全不要了;第三,每天下午四至十二点的小夜班,别人不愿上,我上。剩下的时间你就甭管了。
车间领导同意了,结果他第二天就到一个大学去旁听。这时学校有人来查学生证,并问:"谁没有请站出来,否则罚五块钱。"他,一个普通工人,进大学校门都紧张,何况还要查证,坐在那里心里七上八下。可接着老教授开口了:"你讲完了?该我讲课了。"查证的人走了,小伙子心上悬着的一块石头一下子落了地。这时教授就说:"我们这所大学过去有个传统,经常是旁听生经过发奋攻读,最后比真正的本科大学生的成就还要大。怎么能来旁听几堂课,就罚五块钱呢?"小伙子听了,浑身暖流,眼睛湿润了,默默地下定决心:就凭老教授这一席话,我也不能不好好学!从那天起,从东城到西郊,风里来,雨里去,风雨无阻,坚持到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