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借而助势——荆益(3)

把事做到点子上 作者:史宪文


节日是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故里之一,几乎每一天都有节日。每个节日都会牵动一些人的心,给一部分心提供放纵的机会。如果哪个商人把中国所有的大大小小的节日都统计全了,用一套通用的经营模式参与这些节日,我敢保证他全年都有业务可做。甚至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两个主导节日,政府参与主办,成为招商引资的舞台,成为树立城市品牌的媒介。但大多数城市节日操作得不专业,一些节日的生命力很弱,入不敷出,因为文化经营策划是需要很专业的。成吉思汗多大的知名度?诸葛亮多大的感召力?孙子在哈佛、西点军校还有大量的弟子呢……文化经营的空间很大,潜力很大。

山珍海味、琴棋书画、南腔北调、聚众闹事……都是文化的总结。了解基本文化最好的教材是字典,如果你不断地翻字典,做一下文字、词语分析,打开想象,你会对文化有更深刻的体会。

文化有自然轮回现象,历史上时兴的东西,早晚还要时兴,当然再次时兴时会带着新时代的气息。连原始人不遮体的烂衣服现在都重新时兴了,好好的牛仔裤,上面故意捅一些窟窿,年轻人管这叫“酷”,老年人说这是吃饱了撑的。APEC会议上出现了唐装,30年前那是地主的标志性装束,不过新的唐装有一种要恢复大唐盛世的感觉,很吉祥。饭店从大装修时代又回到了大原始时代,我在南京六合区曾提议干脆把饭桌放在庄稼地里,彻底原始,大多数人认为好,因为现在吃饭已经不是以吃食物为主,而是以吃环境为主了。现在欧式建筑时兴,2008年奥运会将使西方文明宣传达到极点,然后可能又是中式四合院时髦了,当然这四合院是进行国际化改良的。我们细观察,可以轮回的事物很多,抓住轮回的规律,迎头赶上,利用之,大有可为。

年轻人对文化节气总是最敏感的,因为他们有活力,张扬的半径大,表现力强。当年盛田昭夫发现年轻人一边做体育活动一边听磁带,就想象出能装在口袋里的放音机,也就是随身听。发明制作出来后,让一大群青年男女带上随身听在东京大街上一走,一道风景线闪亮了,随身听从此畅销了。一位我熟悉的老板,平时很严肃,一次在舞厅见到他,那摇摆舞跳的,很疯狂,几乎变成另外一个人。他说要体验一下年轻人的生活,这些年轻人五年后就是主流市场,他们的想法就是未来的需求信号,这个老板每个月都要体验一次年轻人的生活。“海尔兄弟”连环画就是从小培养客户的工具,我建议张瑞敏再搞一套“海尔姐妹”,因为在中国是女人管家用电器的采购。我经常说,没有被铺垫的市场不是真正的市场。现在再追加一句:用文化铺垫的市场是最扎实的市场。如果某一个钢铁厂把所有汽车行业、建筑行业等的大学生学习用品给承包了,也许花的费用不足当年广告费开支的十分之一,但其效果是已经抢在了所有厂家之前和未来的用钢用铁的设计师、工程师建立了情感联系。科特勒说:“品牌的质量取决于对消费者的情感感召力。”所以,我在《OK策划论》中说:“青春时尚族文化,其胚胎可以营造,其势头可以引导”。

回过头来看诸葛亮为刘备分析的环境,真可谓机会就在眼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所以,若想把事做到点子上,资源的眼界、机会的嗅觉是十分重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