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村落格局

丁村:乡土建筑 作者:李秋香


丁村的空间格局简单地说就是:四方村落丁字街。

丁村建在台地上,这块台地大致呈方形。顺应地形地势是古人规划聚落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但山西平原地带的古代村落大多采用方形,这里边就有一个固守传统的问题,即效仿古代城镇的形式。《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轨……”宫殿要建成方形,城郭要建成方形,连讲究的住宅——四合院,也是近方形的。古代的中国城乡分界并不明显,科举制度使田家郎也有登上天子堂的机会,因此,多数的大户把乡下的家当成自己永久的寄命之所。他们有了钱,首先想到的就是故里的修建,以便落叶归根,颐养天年。他们把“营国”的观念带到乡下,只要地形允许,村墙也建成近方形,以显示其庄重、气派。丁村的台地恰恰给了它这样的基本条件,于是就形成了东西长350米、南北长370米的方形村落。丁村附近的村子也大多建成方形或近似方形。

即使是方形的村子,街道不论是主还是次,都以丁字街居多。丁字街有如下好处:首先是风水术中嫌十字街过于顺畅,会“透风泄气”,丁字街曲折,却可“藏风聚气”;二是丁字街有利于防御,外来生人不能一眼望穿全村,走在街上左转右转如迷魂阵,一会儿就转向了;三是“丁”即“人丁”,丁字街有祈求人丁兴旺的意思,人丁兴旺是宗法时代所有宗族的最高追求之一;四是,丁村人还有自己的说法,即把丁字街和丁姓联系起来。

丁村的规划是和寨墙统一考虑的,也可以说是在建寨墙时做了许多设计。规划和修寨墙是为了保平安,更是为了造成并保住村落的好风水,风水师坐头把交椅,他们的意见自然非常重要。

丁村的地形东高西低,隔汾河是巴山岭及远处的姑射山。当年在巴山岭台地上建太平县城时,就以姑射山为祖山,而以姑射山前的石梯关山为少祖山。清光绪《太平县志》这样记载:“石梯关,邑之少祖山也,汾阴山(太平县南部)为县治文案。”风水规划的第一步是确定祖山和少祖山,即寻找“来龙”、“靠山”,然而丁村的地形却十分矛盾:村西的巴山岭最高,而且横列如屏,但巴山岭与丁村台地之间却被汾河相隔,按照风水“脉遇水而止”的理论,不能做丁村的靠山;而且如村落朝东,则面对很陡的上坡路,对村子也十分不利。恰好丁村东、南两侧有不高的小冈坡,依山冈的方位,村落既可坐南朝北,也可坐东向西,丁村北面是一片广阔的农田,正好作为村子的“明堂”。村子最后选择了坐南朝北。村落坐南朝北之后,达到了最佳的风水格局,即:“左青龙(即汾河),右白虎(即东坡高冈),背有靠山(一溜小冈),前有明堂(北面开阔的田地)”,完满地符合了堪舆的理想模式。后来为了挡住北方的煞气,在北门外正对北门建起一座宏大的关帝庙,规模很大,有两院三进,门前还建起戏台。关帝爷是晋南人,是山西人最信奉的,有了他,一切阴风煞气通通被镇住。庙中又供奉着北方之神——真武大帝。

有了基本模式后,建寨墙时,按风水师的意图,村西距河较近不能开城门,防止漏财,只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各开一城门。开了东门以后却出了新的问题:丁村东高西低,出东门是一路上坡,形如马鞍,人称“鞍子坡”,有一股很强的气势,对村子形成一种逼压的感觉,不利村子。而且,站在村子东坡上,能看到村西寨墙外的弥陀院,这弥陀院里住着和尚,也能从寺院中看到东坡上往来出入的人,看的和被看的,难免有妇女,风水师说,和尚与妇女“对眼”,妇女容易学坏,更不利于村子。于是东门建成后没有使用,就被封堵了起来。此外,为了减弱东边来的逼压气势,又在丁村向东约1.2公里处,建起一座影壁墙。

南门外有小冈,地段狭窄,不易走车,因此,凡村中重大事件,如婚丧嫁娶、年节迎神社火等,一律不出入南门。东门封了,南门又成了辅助门,北门便名正言顺地成为村落的正门。遇到兵荒马乱的年月,丁村南北城门天一黑就关闭,南门锁住无人管理,而北门却日夜有人看守,并有打更人,为丁村早出晚归的商人守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