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高堂华屋

丁村:乡土建筑 作者:李秋香


一百多年前,美国神父明恩溥在游历中国乡村时很注意乡村建筑所用的材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的砖头。但他看到的多是土坯砖,写的都是砖木建筑的不足,如低矮狭窄、光照不足、冬冷夏热等。明恩溥是这样记载中国的砖和乡村建筑的:“中国人盖房子最通用的材料就是那种手边最近的东西。到处都大量的做砖,其颜色差不多像他们身上所穿的衣服那样的蓝灰色。这种颜色是在紧紧密封的砖窑里形成的。当砖烧好后,从顶端凹面倒几百桶水以冲掉砖块上的泥土,水一遇热,立即转化成蒸气,从而改变了砖块的色泽。由于燃料稀少,人们不愿意浪费它,这使得砖块普遍烧得不结实,从而降低了其作为建筑材料的价值,不像西洋砖那样坚如硬石,而且有一层厚厚的釉。大部分中国的砖块,随便一摆弄就容易破裂,仔细检查,它们更像精制的面包,充满了气洞。每个气洞口都成了砖块吸收湿气的管道,因此对房屋有着极大的损害。”

明恩溥的偏见不仅代表他个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砖质量太差,所以,当西方人获准在中国建房子时,他们不惜万里迢迢从欧洲运来砖瓦。如北京现存的许多近现代建筑,均为舶来砖所建。

外国人的偏见不是没有道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建筑整体水准的确落后于西方。正如明恩溥神父所见,中国的城市像一个大村庄,而大的村庄则像个城市,建筑物的高度、色彩以及简陋的程度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山西却出质量很高的黏土砖,山西大面积的黄土塬有取之不尽的适宜造砖的好土,还有丰富的煤炭,因此,山西是中国古代砖瓦的主要产地,从明代起就有从事制砖的专业村了,且出产质地很高的城砖。他们的砖不仅造得结实耐用,还十分美观,几百年的建筑巍然屹立,不是一栋两栋,而是几十栋住宅组成的完整村落,这样的村落有千百座,丁村便是其中之一。

丁村的村落建筑可以成为中国古代北方乡村建筑的一个典型,因为它并非仅是一家一户的豪门大院,而是几十户人家一水儿的青砖大瓦房所组成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的整体质量大体相当,从外表很难看出哪户人家最显赫,区别只在于每一户人家房子院落的大小,房子间数的多少,建造的高矮,空间的组合,雕饰的繁密等,这些差别,只有走进去仔细看才能发觉。

丁村的建筑质量高,首先表现在房子建得高大,院落多,形成讲究的套院。这种组群式的住宅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住下一大家子人,祖孙三代、四代,甚至五代同堂都可以。即使兄弟们分了家,分灶吃饭,家族中还有许多公有共用的房子,如厅房、客房院、书房院、大车院、场院等。这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大宅院”结构,建筑组群的紧密布局和家族的相互依靠、完美配合,体现了大家族的凝聚力。建造者的设计,根据的是一种传统习俗。

丁村的建筑水平高还体现在它的厚重和实用。山西属于温带气候,冬季寒冷,且时间长,夏季闷热,温差较大。为了达到冬季保暖、夏季阴凉的效果,住宅建筑的墙体都造得很厚,通常在70厘米左右,有的甚至达到90厘米。为节省用砖,墙体内外皮采用好砖砌上一层,内部填入土坯砖或碎砖头,叫做“里生外熟”,并用铁牵子牵拉住内外墙体。一些墙面由于牵子多且排列整齐,形成了一定的装饰效果。除了那些进深较大的厅房、后楼、门楼等仍采用木柱承重外,进深较小的房子,如厢房、倒座房、客房、杂务房等则直接由砖墙承重,节省了大量木料,厚的砖墙又起到了防御作用。

青砖大瓦房是财富与尊严的象征。许多人一生奋斗就是为了建一栋属于自己的青砖大瓦房。在晋东南阳城的郭峪村,一些穷苦人为了能住上砖瓦房,18家合资共建了两套大四合院,一户只能分到一间两间,人口多的楼上住一家,楼下住一家。尽管如此,人们仍感到很自豪。山西民间有句谣谚:“人生三件事:建房、结婚、生孩子。”人生三件事中把“建房”排在第一位,说明人们对建房是多么看重。“祖上住青砖大瓦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因此丁氏后代才一代一代把这青砖大瓦房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