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何谓人才与可用之才

财富清华:聆听智者之音 品读成功之道 作者:唐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才,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不知道,很难定义,最通俗的讲法就是:某某人作出了什么成绩,某某人研究出了什么成果,或者是体育出了成绩,或者是成为明星,他们是人才,我觉得它是反过来了,是把他的结果作为评定人才的标准。那么当他没有出成果的时候,是不是人才?我自己的看法,人才大概就是过人之才加可用之才,也就是他比一般的平均水平高一些,他某一方面、某一种潜在的东西或某一种才能比一般人高一点,而且又可用,大概他就是人才。所以在座的清华学子,都已经是过人之才,都已经是才子才女。但是到底能不能用,如果是过人但是没有用的机会,或是不可能用,或是种种原因没有被用上,那这个就是人才的问题。中国现在十三四亿人口中过人之才一定是大批的,但是否能成为可用之才,这才是关键。

可用之才又在两个方面,在自己的主观和整个客观的环境。我主要谈一些我的经历、我遇到的人,来看看到底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人才。我所经历的环境和各位很不一样,自己的选择性很小,如果说在中学之前我们有一个比较正常的学习环境,但那也是充满了一种政治气氛,当然有一些政治运动对我们学生的影响不是很直接。到了开始要读大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从1966年到1976年,再之后的一两年,那是很不正常的时期,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很特别的事情。在经历那段时间之后,我们有了读大学的机会,1978年我进入复旦大学,发现我们班的构成非常奇特,可能是世界教育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情况,本科生之间年龄跨度在12到14岁,研究生的话,可能更大。同学中有的读完了中学,有的基本上小学都没怎么读。进入大学的同学,有很不同的教育基础,但是大家意气相投,最后一起毕业。而且当时连小学都没有读好的同学,他们是从大学开始从头学英文的,而现在他们的情况可能是我们班里最好的。

不知道是否有人研究那两届学生的教育情况,它给出了一个启示:我们这些停了12年没读书的,还有连小学都没读过就直接读大学了,“ABC”都是大学才开始的同学,现在用英文做研究。尽管他们的底子当时看来不怎么好,但是经过大学培养之后,都成了可用之才。所以说培养人才,教育是否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呢?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越看现在的教育体制,我就越想,为什么现在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一种学习环境,让不同经历的人,都能不拘一格地进入大学,让他们能够成为人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