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前阵我们清华来了著名人物李敖,他自称是天下第一,您对这有什么看法呢?
曹:我跟李敖现在是同事,他在给我们做节目,应该说是比较熟的。对于李敖,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人才来讲一下吧,李敖是个人才,对于白话文,他自称是五百年来最好的,他在清华讲演完之后,又到复旦大学讲,当时有一个学习社会学的老先生,就问他:“你说你是五百年来最好的,你凭什么这么说?”李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了一点就糊弄过去了,他的话里有这个意思,就是说,我只有这么说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那么,李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才,我觉得像他这样类型的人才,大概也就只有一个吧。他不仅是狂,而且主要是他的学问,还有他和国民党斗的那种劲,这点我蛮敬佩他的,也很少会有人能像他这样。他的学识也很难得,我进过他的书房,大概两三百平方米吧,里面有六个都很大的写字桌,每一个写字桌周围都是堆着和写字桌一样高的材料,而每一个写字桌都是只有一个专题、一个题目。比如说那回我去的时候,他要和台湾故宫的院长打官司,他准备了很多关于故宫的资料,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有些可能是别人偷来给他的,堆的满满的,六个桌子,六个不同的题目,他整个书房有书有资料,他拿到书以后,就把他要的资料剪贴起来,他是不用电脑的,都存在他的脑子里,他说他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最好的人脑,因为人以后都要用电脑了。
他这样的人才真的是很少。他的经历也是不寻常,从北京逃难到上海然后到台湾,他的家庭也是中道衰落,原来是在北京做官,到台湾后开始卖东西,最后是用盐来刷牙了,连牙膏都买不起了,别人都说你家真的败落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继续读书,读大学后,走他的自由主义道路,然后是坐牢,即使坐牢还是和国民党继续斗争,而且他斗的技巧非常高明,真的是不屈不挠。他到内地讲演回去之后,做了各方面的总结和评论,其中一点就是说:他觉得我们现在太按照一个模式进行着,应该要有更活跃的思想,他说他这次来就是想刺激一下大家。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是否对李敖有新的认识呢?(掌声)
提问:曹老师您刚才一直在说李敖的好话,是否担心李敖会骂您呢,您可以说一下李敖的缺点吗?曹老师,李敖批评过您吗?
曹:李敖他是这样啊,他对他的对手是很不留情的,但是他对大部分人他是不会骂的,我只是这些大部分人中的一个(笑)。他对他的对手甚至有些苛刻到不近人情,确实有些对手是该骂的,但是有的还是骂得过分了。我们有一个观众,写了一封信批评他,他就在他的节目里把人家给骂了三天,算算时间,人家写一封信他骂了一个半小时(笑),他的女儿李文好像也有这个味道,就是对对手很不留情,这个对手范围是很广的,我们还是回到人才这个角度来讲,作为人才而言,他对某几个对手的这种表现是有些过分了,但是总体而言,对于其他的对手比如政治对手那是骂得很痛快的,这些天他骂###那是骂得真痛快呀!
提问:曹老师,您如何从人才的角度看待美国的超人和中国的超女?
曹:美国的超人我不太熟悉,但是美国从中学时候就很注重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选择趋向、自主能力的培养,美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你要出头是很艰苦的,但是他的大学给学生的空间很大,没有死板的规定,不会很限制你,但是你如果把握不好,天天睡觉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美国有那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除了他们的实力,就是跟他们这种宽松的环境很相关,在实际操作中去培养他们的能力。
美国的超人我不是很熟悉,对于中国的超女,如果是指超级女声,这是很好的视野,或是实践。中国的人才确实很多,以前唱片公司的做法就跟现在大学有点相像,就是他来找人,他来包装,然后打出去。而超级女声这个做法使更广泛的人能够直接参与进去,我对超女很感兴趣,对中国电视也好,对人才的成长、对中国现象也好,都是蛮经典的一个事件。我在长沙的时候就看过现场,五进三那一场,我觉得这个群体都很好,这在中国以前是没有的,她们在现场感情的表露,这是难得的一种电视操作方式。她们在镜头前能充分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制作者就充分利用她们的感情,让大家发短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