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想归纳几句。第一,清华国学院的几位导师中,赵先生的著作我没读过,语言学、音韵学我没有研究,不敢在这里乱说。上面所说的三位导师,都是国宝。大家也许觉得“国宝”这词很俗,国宝――国家的宝贝,我不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而是从国宝的原本意义来讲。国宝一词源于《荀子?大略》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有学问而且能实践,言行一致,荀子认为这才是国宝。
他们奉行孔子所倡导的“ 古之学者为己”,做学问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是做给别人看。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都能够融会中西,做出成绩,给文史哲的研究开辟了新路,提出了创新成果,今天仍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学术遗产,我们要继承这些遗产,深入地加以研究,这点我想大家都赞成。
他们可以博古,但未必能够通今,他们熟悉他们研究的专业,至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与世界,并不是他们研究的课题,而且这个大课题,也不仅仅是坐在书斋里就能研究出一个很正确的结论的。因此,清华国学院的导师们,后人看待他们的时候,不能要求他们既博古又通今。将来有没有博古通今的人,让我们把眼光看到21世纪,估计会有,究竟是谁,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希望在座的清华大学研究生中,将来能有博古通今的人。清华国学院的这三位导师,可以说他们已经博古,但不能说他们已经通今。在这个课题里,我在浓缩的话语里已经表达了多层意思,我想不需要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