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郑士良:出师未捷身先死

辛亥往事 作者:李刚


郑士良(1863~1902年)是广东归善(今惠阳)淡水墟人。他从小就有大志,曾跟随民间高人练习武术,与当地的绿林豪杰以及会党组织“三合会”很早就有交往,并加入了“三合会”。“三合会”就是天地会的别称,是广泛活动于南方各省的秘密社会组织,成员十分复杂,既有一般流民、农民、商贩、工匠、苦力、小市民等,也有地主、士绅和落魄书生,最早,“反清复明”是它的宗旨,到后来,“反清复明”就成了口号,谁也不是太重视,因为大家觉得“反清复明”喊了两百多年这事不是太靠谱,但是靠着它寻求点庇护还是可以的。后来郑士良由惠阳到广州求学,开始时是在德国教会所设的礼贤学校求学,并且在那里加入了基督教。

1886年,也就是在孙中山进入博济医院求学的那一年,郑士良也进入该医院求学。很多人对孙中山喜欢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不屑一顾,郑士良却对孙中山却十分敬重。但郑士良却对孙中山守口如瓶,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政见。孙中山见状,认为郑士良是一个高人,很是赏识。两人相处日久,关系日渐密切,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深,郑士良才告诉孙中山,自己参加了三合会,将来如果孙中山有用得上他的地方,自己可招揽会党人士听从孙中山的调遣。后来,孙中山转学到香港西医书院,郑士良则回广东开了一所西医诊所,但是孙、郑两人并没有中断联系,郑士良经常到香港“杨耀记与”孙中山会面,并密告孙中山,他现在以行医为名联络会党力量,以备将来“革命”(当时还没有“革命”这个词)之用。

1895年孙中山从檀香山回国,决定策划起义,最初以运动香港九龙新安等处会党之责委任郑士良,后来杨衢云自告奋勇担任此责,郑士良专事联络省城附近会党。事机渐熟之机,众人拟在香港乾亨行选举总统,也就是临时政府的领袖。杨衢云对总统一职的愿望很强烈,并且亲自对孙中山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此外,杨衢云的原班人马也占大多数。但郑士良大为反对,声言孙中山才最合适,如果其他人有此非分之想,定当“手刃之”。孙中山深恐因此发生内讧,顾存大局起见,力劝郑士良。总统一席为杨衢云所得。起义失败之后,郑士良跟随孙中山亡命日本。1900年,又奉孙中山之命经营惠州军事,所有惠、潮、嘉各属会党及绿林首领黄福、黄江喜、梁慕光、黄耀廷等人都受郑士良节制。后因久候日本运载军械船只不至,再三延期。革命党人的起义动向被广州地方政府侦查得知,水师提督何长清亲自率兵围剿,革命党人黄福率死士八十人暗袭何长清所部于沙湾镇。最初计划乘胜进取广州,恰逢郑士良从香港回来,宣布孙中山自台湾来电所述船械被阻原因,于是改变进军路线,向东北方向的厦门发展,希望能够在靠近台湾的沿海地带迎候孙中山运来枪械。革命党人最初进展顺利,武装力量发展到两万余人,声威大振。为筹备物资,郑士良取道梅林进军,但忽然接到孙中山命令,事态突变,外援难到。原来日本军火商人从中作梗,此外,日本更换内阁,伊藤博文重新上台,当时日本对这些“清国造反者”的政策不是太稳定,下令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不许支持他们一枪一弹。革命军因缺乏弹药,郑士良不得已之下将革命军就地解散,分水陆两路退回三洲田大寨,后来逃避香港。1901年,郑士良又奉孙中山命,从日本返回香港进行革命准备,当年七月某日,郑士良与《中国报》的朋友在水坑口宴琼林酒楼饮酒期间,忽觉不适,友人在送他回住处的路上途经永乐街《中国报》馆时,郑士良突然身亡。郑士良夫人钟氏闻讯,请警察出面检验,医生的意见是暴病系中风所致。另外一种说法是,郑士良是被清吏买凶下毒杀害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