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支票还是挺棘手的,因为当时Google公司还没有去正式注册,10万美元都无处可存。于是,支票就在佩奇宿舍的抽屉里保藏了好几周。两人赶紧忙着注册公司,并且向家人、亲戚、朋友和熟人四处筹钱,终于凑够了100万美元。
1998年9月7日,是别具意义的一天,这一天Google正式诞生。它在加州Menlo Park 开张了。在创立之初,办公室就是朋友转租的车库,公司除了佩奇和布林之外,就只有一个雇员——克雷格·希尔维斯通(Craig Silverstein)——Google现在的技术总监。这个办公室有不少便利之处,因为里面还有洗衣机、干衣机和热水大浴盆。还提供了一个停车空间,刚好可以为公司雇佣的第一位员工克雷格·希尔维斯通停车。那时候,每天已经有10 000次搜索,媒体也开始关注这颗迅速耀眼的新星。《今日美国》赞美了Google出色的搜索结果,《PC Magazine》也将Google列为1998年度最佳100网站之列。Google就这样势不可挡地走向了世界。
苏珊还记得两名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1998年9月份为开办一家新.com企业来租赁其房子时的情景,他们的系统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而且比其他系统更有效。
随后发生的事与电脑商业史上其他一些成功的故事有共同之处。很快,电脑硬件越堆越多,苏珊的家里很快就不能够适应佩奇、布林以及他们的Google了。到了1999年2月,原有的办公室已经容不下迅速发展的Google,他们搬到了Palo Alto大学街(University Avenue)的新办公室。员工人数也翻了一番,达到8个人。每天处理的搜索已经达到50万次,Google成为最著名的Linux软件公司——红帽子(Red Hat)的第一个商业客户,从此Google成为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忠实用户和鼓吹者。
1999年6月7日,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们得到确切的结果:硅谷最有名的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克莱那·巴金斯(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uyers)和美洲杉(Sequoia Capital)都同意向Google一共投资2 500万美元。据说,这两家相互竞争的风险投资公司,以前还从来没有同时投资过同一家公司。两家公司的两大人物—— 美洲杉的迈克尔·莫里慈(Michael Moritz)和克莱那·巴金斯公司的约翰·杜尔(John Doerr)同时进驻公司的董事会。这两个人物可是亲手缔造了Sun,Intuit,Amazon和Yahoo等公司的成功故事。从此,标志着Google不再是一家车库公司,而成为互联网大潮中正式的玩家之一。同年,他们封杀一个小组的500万美元行销方案,说宁可依赖口碑;这个小组的成员包括可口可乐的行销大将。他们力排众议,主张不把横幅广告塞满网站,代之以斯巴达式的简洁首页。这两位年轻人在创业之初并没有凸现出任何将给互联网带来剧变的迹象。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两人的“固执己见”带来了一场意义深刻的互联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