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在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她的部门新来的主管是一个特别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所以经常在办公室发动募捐活动。今天给某灾区的民众捐衣服食品,明天“认养”某地孤儿院的孤儿,后天又给希望工程捐款,忙得不亦乐乎。朋友说,她也是一个有善心的人,愿天下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但是,让她源源不断地从自己的钱包里掏钱做这些善事,而她还得负责自己家庭的日常开支,实在有些力不从心。然而,无奈于来自主管的压力和维护主管的“面子”,她虽然心里不情愿,却也每次都参与了这些活动。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也是关于办公室主管的。那位主管并不热心公益事业,却是一个工作狂,是“天道酬勤”理念的绝对信奉者。他每天七点就来上班,晚上总是九点以后才离开。他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对手下的每一个员工也都要求严格,详加指点。他从来不明确要求员工像他一样早到晚走,但是,他惊喜地发现,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会在九点以前离开办公室的。他不知道的是,别人不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这个主管还没有“下班”。
如果我们把关注的焦点从主管身上移开,而放到在主管手下工作的员工身上,就会看到这些员工所承受的独特压力——主管因为个人的信仰、兴趣、工作方式和工作风格在无意之中对下属造成的压力。这种压力并不直接与工作相关,也并不与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有任何关联,但对员工来说却非常真实而且具体。在中国这样一个“从众”和“畏上”的文化氛围中,能够真正抵抗此类压力需要特别的勇气。
我自己其实也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比如说,每年我们学校都有不间断的慈善活动,要求大家出钱、出力、捐物。帮助非洲妇女自立的项链义卖、给本地儿童的男孩女孩俱乐部捐款、给经济困难的家庭捐衣捐物、给公立学校捐款、给青少年交响乐队捐款、给红十字会捐款、给动物保护协会捐款等等,各种名目、各种目的捐款,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如果你给某个慈善机构捐过款,别的慈善机构也会络绎不绝地找上门来,请求你为他们捐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抗拒压力、把持自己的底线也是一件相当不易的事情。这些年下来,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捐款的目的,你想帮助的是哪一个人群,然后列出一个单子,除此之外,一律说“不”,不管来请你捐款的那个人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主管,否则,你就变成一个没有主见、永远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
至于何时下班的问题,抗拒压力相对要更容易一些。如果你已经把一天的工作都做完,而且自己很满意,那么,即使主管没有走,你也可以放心下班。当然,如果你怕主管认为你工作不够努力,或者比他早走会使他“丢面子”,你可以去“请教”一下以后再离开。任何一个通情理的老板,都不会让员工“为了留在办公室而留在办公室”。假如主管明确说“我还在上班,你怎么可以回家”的话,那么,也就到了该考虑“炒老板鱿鱼”的时候了。
我个人比较欣赏美国部分公司的做法。这些公司鼓励员工为社会服务、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但是不强迫,而是把具体的选择留给员工。比如,微软为了鼓励员工为非营利性组织或慈善机构捐款,公司规定,任何一个员工只要为某个组织或某家慈善机构(员工自己选择的)捐了款,公司就会捐出同样数量的款项给那个组织/那家慈善机构。西雅图地区有一个中文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学校里的很多家长在微软工作,如果一个家长给学校捐100元,微软也会给学校捐100元,这样,学校就会实际拿到200元的款项。另外,如果家长给学校做义工,微软则会把做义工的小时数折算成钱,然后捐给学校相应的钱数。公司的这笔开支每年在六千万美元以上。
这样的做法培养的是员工发自内心地对公益事业的关心,而不是迫于“压力”之下的行为,其效果不仅良好,而且持久。其实,这条原理适用于各种我们意欲提倡的行为,不仅在工作场所,也在家庭和生活情境之中。比如,如果你希望团队成员互相合作,可以通过施压的方法(奖励、惩罚、命令)实现,也可以通过循循善诱、鼓励的方式让大家真正认识到合作的益处而达成。再比如,你希望你的孩子热爱学习,你可以用“考试优秀奖励100元,考试不及格打屁股100下”的方式,也可以用与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或一起做习题玩游戏让她感受学习知识本身的乐趣的方式。其结果的不同在于通过外在“压力”实现的合作或者热爱学习的行为,一旦在“压力”去除的时候就会消失;而通过“理念内化”实现的合作,或“由知识本身就趣味无穷”激发出来的热爱学习的行为,则不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迅速消退。(2008年3月于美国西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