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节:微软对联背后的故事(3)

揭秘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的梦工场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


那个时候,沈向洋满脑子都是要找李敖比一比。我一直不敢。他说不要怕,输了就输了,反正是电脑,也没有什么丢脸的。如果要是赢了,我们就赚大了。我说要是限定时间,比如1秒钟之内,我们准赢。要是不限定时间,比如任意由李敖想,那我们准输。当时,沈向洋甚至设想了比赛过程:请几个评委出题,让计算机和李敖比一比;搞一个图灵测试,把电脑的结果和人的结果,让用户评价。如果用户评价电脑结果好的次数比较多,则电脑就算赢了。那一年,沈向洋和洪小文、金俊等人到台湾访问的时候,特意跟李敖一起吃饭,席间提起此事。李敖说,“我才不比,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要是输了我一世的英名就完了。”李敖的聪明可见一斑。这件事也就只好挂起。

西湖边上“秀”对联

我们的对联非常荣幸地在三次二十一世纪计算大会上由我进行了演示。第一次2005年在杭州,第二次2006年在清华大学,第三次2007年在南京。据我所知,在所有的二十一世纪计算大会上,微软对联系统是唯一一个三次演示的系统。确实令人骄傲。微软对联还被认为是基于数据和基于实施(deployment driven research)的研究战略的经典。我这里再给大家讲一讲在演示时发生的故事。

第一次是2005年,在杭州大会堂。我们住在西湖苏堤春晓旁边的香格里拉饭店。沈向洋要求我演示微软对联。我心里非常焦急,因为当时的系统非常脆弱,基本上还不敢随便让别人试,只能演示自己试验过的例子。可是到了杭州,一定要有几个跟杭州有关的例子。我吃过晚饭,就心思沉重地在西湖边上漫步。大有唐代诗人贾岛月下苦思 “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孰好的架势。我不经意地抬头看到路边暮色里苏堤春晓的指示牌,知道到了苏堤春晓。于是马上想到苏堤春晓,配上个“秀”字不正好是一个上联吗?马上回旅馆打开系统试验,还真是对出来个“平湖秋月明、平湖秋月新、平湖秋月寒、平湖秋月香,还有曲院风荷清、曲院风荷新、曲院风荷美之类的。接着又发现了几个另外跟西湖有关的不错的例子。第二天在沈向洋的讲座里,他邀请我上台演示微软对联。这是该系统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演示 。第二天,很多报纸就相继报道了微软对联系统,其中杭州《东方早报》的记者刘文钊的报道写得绕有趣味 。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2007年南京举行的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会。这是微软对联第三次在这样的大会上演示。沈向洋在演讲时,要求我演示微软对联 。为了入乡随俗,当时在做对联演示的时候,我想到了朱自清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于是我将“秦淮河桨声灯影”用做上联,系统马上生成了很多各具风格的下联,在随意选择了其中一条“松花江水色月光”作为其下联。接着,我们进一步选择了横批,于是一个“万民同庆”非常贴切地印入眼帘。

接着,我给系统出了一个“千江有水千江月”的上联,这里面有两个字是重复的,一个“千”,一个“江”,对联系统则巧妙地对出了“万里无云万里星”作为下联,然后以一句“纵横天下”作为横批结束。

其实这个对联是我在此之前送给沈向洋的。因为他当时即将奉调回微软总部担任全球搜索技术开发的副总裁。他是南京人,对南京怀有深厚的家乡情谊。这次他在南京的二十一世纪计算大会上的演讲,流露出回到家乡又要别离家乡的感觉,所以,我于是特意演示了这个对联,表达对他的深深的尊敬和祝福。

此外,在这次大会上,我们还展示了两个比较绝的对联:

对联一:

上联:凤凰台上凤凰游(选自李白诗)

下联:蝴蝶泉边蝴蝶梦

横批:麟趾呈祥

对联二:

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拆字联)

下联:白水做泉日日昌

横批:景色怡人

快乐对联快乐心

微软对联完成之后,给我和很多人带来了许多快乐。我们在聚会时候胡诌一些上联,看看产生什么下联和横批,因此产生很多热烈的探讨。有的同事离开北京到其他地方去生活,我也会生成一个对联赠送给他。有人调侃说,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却又是最有纪念意义的礼物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