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体系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枢纽。实践表明,银行体系的问题通常会妨碍货币政策的实施,降低其效果。
自1998年以来,亚洲经济危机导致中国出口额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大量减少,所以,中国人民银行试图通过放宽货币政策来刺激国内需求。但是,中国的银行体系却并未对央行的政策调整作出积极的反应。由于背负着大量不良债权的压力,银行对发放新的贷款十分谨慎。其结果是,虽然这一时期信贷条件放宽了,可贷款的增长速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慢,如图2所示。199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将法定存款储备金率从13%下调到8%,但银行的总储备金却大幅度增加。这是因为,当银行持有的资产组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良债权时,他们需要有足够的流动性以应付可能发生的储户挤兑。
图2国内信贷增长资料来源:有关政府当局、CEIC银行问题使中国人民银行大幅度下调利率非常困难。一方面,存款利率大幅度下调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提款,从而威胁到银行的正常运作,甚至生存。另一方面,降低贷款利率会减少银行的利差和利润率,从而使银行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正是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限制,中国人民银行在放宽货币政策时显得裹足不前。也恰恰是出于对银行体系问题的担心,在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将财政政策作为刺激内需以维持增长的主要工具。
对真实经济的影响在中国,银行是最重要的金融中介,也是工商业最主要的资金提供者。因而,银行体系的脆弱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经历了亚洲经济危机的外部冲击和国有企业重组所带来的内需不振。为了走出困境,中国本应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刺激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然而,银行体系的脆弱无疑大大增加了此任务的难度,最终导致信贷条件紧缩,实际利率升高。
信用紧缩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处于困境中的银行都不得不紧缩信贷,收缩其负债平衡表。自1998年初以来,中国的银行迫于政府的压力开始清理不良债权,提高其贷款组合的质量。其结果是,信贷条件出现反周期的紧缩。很多分析家宣称,有关综合数字表明,国内的信贷额仍然在以每年14%~16%的速度增长,因而信贷条件并没有紧缩。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数字具有很大的误导性。的确,银行仍然在向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牵头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但大量的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如乡镇企业和其他私有企业等)所获得的贷款却在不断减少。这种趋势无疑令人担忧,因为中国最富有活力和潜力的部门承受了信贷紧缩的全部压力。这不仅削弱了政府短期刺激政策的效果,而且还与中国总体改革目标相悖。
实际利率飙升因银行问题引起的信用紧缩也增加了中国经济中通货紧缩的压力。但同时,名义利率的调整却受到了限制。这主要是出于利差缩小和可能发生挤提两个方面的考虑,因为二者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会给银行体系带来更大的压力。结果,实际利率爬升至历史的最高点,不仅抑制了私人消费,而且加重了借款者偿付债务的负担,1993 1999年的实际利率如图3所示。
近期,中国的实体经济活动有所放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正在进行中的国有企业改革造成了暂时性需求不振,而信用紧缩和实际利率飙升无疑将使情形进一步恶化。
图3中国的实际利率(1993 1999)注:Real1-yearworkingcapitallendingrate 一年期流动资本贷款实际利率;Real1-yeartimedepositrate 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利率;p.a. perannum(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