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样指导孩子学习(11)

管一辈子的教育 作者:林格


因此,引导孩子的学习,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大跃进”或者“杀鸡取卵”,而是应该慢慢来,慢慢来不等于不追求效率和时间,而是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八、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能力

“知了”蜕壳,不断“解放”之后,最终获得的是“飞翔”的能力。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获取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忆和积累知识,比如“懂了但不会做”就是指掌握了知识,但没有获得能力。

学习的效果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但有了效果以后,考试是没有问题的,这时,考试至多就是应用知识的一种能力。

能力是什么呢?

能力就是努力运用条件实现效果的可能性。效果是目的,知识是条件,能力才是获得效果的有效手段。而能力的形成又是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就像小孩子学游泳,学骑车,不会的时候觉得很难,要喝很多的水,要摔很多的跤,但一旦上了路,形成了能力,就觉得是很自然的事情,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怎样学会游泳、学会骑车的了。

能力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掌握了很多知识,但仍然无法切实地完成事情,就是还没有形成能力;

(2)不能笼统地评价一个孩子的能力如何,而首先应从“努力运用条件的程度”上来激励性考察,并以“效果”作为目标来指导能力的形成,而实际上自信心是实现能力的前提;

(3)能力具有个性,就像人的指纹和大脑一样,只要是独特的,就是优秀的;

(4)能力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发展,其中贯穿以自我超越和自我顿悟,所以能力需要连续一致地、长期地去追求,以达到理想效果;

(5)最重要的是提高缺乏的能力,因为欠缺的能力通常是最有价值的能力;

(6)必须经过运用知识或者运用条件达到效果才能确认是一种能力,也就是说,能力必须在实践中(做题、考试)得以培养。

九、不能把学习指导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

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家庭、学校、社会都承担着各自的责任。特别是课程学习指导任务大部分都应当由学校来承担,当然,学校只能一般性地承担这个任务。

在城市里,要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并结合具体实际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却取决于家庭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