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兴趣使人爱学习,会学习,成就大业
兴趣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乃至成长、成功、成才等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今天,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孩子一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活动,态度就积极,心情就愉快,思维就活跃。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孩子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可见,兴趣是一种动力,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重要的动力。它既有“引起”的动力作用,又有“维持”的动力作用。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会听到人们用下列词汇去表述由于有了强烈兴趣而达到的境界:“积极主动”、“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夜以继日”、“手不释卷”等等。
兴趣是有感情色彩倾向的。当人处于上述状态时,可想而知,人付出了极大的热情。这种状态就是对人付出热情的最大回报。人在这种状态里的宝贵体验对人的最直接作用,就是调动人更大的积极性,对学习来说,就会使人更加热爱学习。
这种状态也会把兴趣提升为乐趣。当充满乐趣地从事学习时,环境多么困难艰苦,他都感到快乐,甚至感到无比的快乐。
巴甫洛夫说:“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和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对于出现上述境界的人,也常会听到人们用下列词汇来表述:“全神贯注”、“兴奋不已”、“如痴如醉”等等。“全神贯注”是所有成功的人、伟大的人有过的共同经历。我国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专心于书法,一次他写字时书童把饼子和蒜泥端上来,请他吃饭。他的夫人走进来,只见王羲之满嘴是墨。原来他是用饼子蘸着墨汁吃的,还不住地对夫人说蒜泥好吃、好吃。类似这样专注的趣事还很多。全神贯注确实能像钻头一样,能钻透如铜墙铁壁一般的知识堡垒,占领知识的高峰。学习需要兴奋。人在兴奋状态下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联想丰富,创新强烈。同时人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都较强。这时的学习效率肯定高,学习效果肯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