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处于“全神贯注”、“兴奋不已”的状态,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学习能力和品质的发展。这种状态会使人形成校正、创新学习的方法,从而使人更加会学习。
兴趣对人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定向作用。一个人现在做什么、不做什么是由自己的兴趣来定向的。因此,要努力地引导自己发展那些积极的、健康的兴趣,坚决拒绝和抑制那些低级趣味的、不正当的兴趣,如赌博、恶作剧等。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现在做什么,将来做什么,与兴趣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当一个人的某方面兴趣与他的志向结合起来时,也就是说兴趣与他的崇高理想、远大目标结合起来时,就形成了志趣。这时的兴趣会对人的未来发展起到全面准备的作用。浓厚的兴趣会使远大理想的目标坚定。
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张目的学习,西方强调兴趣学习。今天,要把兴趣学习和目的学习结合起来。
父母要深刻理解“兴趣”这个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真正驾驶好未来生命之舟。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方法:
1.开扩法
人在多接触事物、多读书、多联想过程中会激发兴趣。
在接触山川、河流、海洋、植物、动物……在接触生活、工作、艺术、科学、高科技……纷纭复杂又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时,随时都可唤起人的好奇。
在读历史、地理、诗歌、散文……在看报纸、杂志、科普读物、短文时,这些知识也随时都可以激发人的兴趣。
赋予孩子以更加开阔的生活,在开阔的实践中,帮助孩子在接触和参与中还要积极思考,展开联想,感受愉快,强化体验。学习兴趣、爱好,包括一种说不清楚的强烈的学习要求都会从内心里自然产生和发展。
2.突破法
培养孩子的兴趣,要有所重点,找准一个突破点,从而举一反三。也就是说,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扬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优势部分充分发挥。关于优势和最佳才能区,在林格所著的《新家教才能法则——充分发展最佳才能》一书中有专门的强调和分析,比如孩子某一科功课好些,就让它更好些,甚至让它在班上“拔尖”,让老师和同学们肯定、称赞,这样做是形成一个人的中心兴趣最有效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