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10)

管一辈子的教育 作者:林格


在深入进去以后,通常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活化,这三个步骤实际上就是努力活化的过程,同时又是实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既是步骤也是目的,在实现这个目的的同时,逐步推进自己的理解、活化水平。对于孩子来说,掌握理解的方式非常重要,主要分为以下三步。

1.学会表达

知识需要表达,表达是理解的推进器。鼓励孩子学会表达。

一是模仿性复述,从模仿到创新是深入理解的必经之道。

二是与别人共享你的理解,说出一二三来。这是建设性地转化为自己的理解,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它的发展方向。

三是学会举例说明。举例说明不仅可以验证人的理解,同时也稳定人的理解,为悟性认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学会交流。思想的遇合产生新的自由度,追求新的发现与概括。

2.学会沉淀

知识要在一个人的理解中得以发展,才会有生机和力量,但这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的是,一定要经历“沉淀”这个环节,然后螺旋式上升,不断沉淀,不断“复活”,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含义。鼓励孩子学会沉淀知识和理解:

一是封存。当知识进入了人的灵魂以后,有必要阶段性的封存起来,但封存必须是一个知识整体而不是散沙,必须留有一个“衣领”,以便想起的时候“提纲挈领”。

二是笔记。养成“每天写一点”的习惯,哪怕只是一句话,噶个词,当有一些想法的时候,随时随地地记录下来,一周翻一次,一个月复习一次,慢慢地,就将知识、思想沉淀下来了。

3.学会联系

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同样也是知识得以理解和掌握的关键,实际上,联系理解是使人聪明的途径之一,因而要鼓励孩子学会联系:

一是比较。知识太多,如果一个一个去掌握,将会堆积成无际的瓦砾,并且不利于深入各个内容,事倍功半,但是在比较中学习新的知识,观察、分析、寻找它与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则会事半功倍,并且可以提高能力。

二是联想。一个人的聪明依靠的是思维的活跃,思维活跃就是不能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或者已有的知识,而是应当浮想联翩、思潮如涌,将一个人的情感和经验巧妙地连接起来,形成“联想油然而生”的美感。

三是画图。就是将比较、联想之后的知识分级别,谁管谁,谁是谁的部分和局部,谁是谁的整体和系统,然后用画图的方式将它呈现出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