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查林创造奇迹,首先在于他克制了自己的痛苦,他没有坐在轮椅上向隅而泣,而是行动了起来,积极地进行顽强的锻炼。其次,在于他看清楚了问题。他看出失败并未成为定局,只要努力,还有胜利的希望,这些都不算什么。
更绝的是,他利用自己一只脚长一只脚短的特点,练出了在快速奔跑中灵活地突然转身变向的绝招,同时,利用左脚外撇的缺陷来做假动作,快速转身切入,形成世界足球史上的奇迹。
这是发愤的经典案例,所以,当孩子受到挫折或者愤愤不平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安慰,也不是等待着孩子自己去领会,然后去发愤。
第一,与孩子共同分析“不平”的真正原因通常是“条件”准备不足,而不是天赋或者人情世故,所以,要努力去创造条件、改变条件。争强好胜要有理由,要有方法。
第二,试着转移孩子的发愤情绪。最好的做法是找到立即可以圆满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孩子保持忙碌。
5.发奋
榜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以往进行教育的时候,通常喜欢拿孩子感觉不到的英雄人物,或者伟人来做材料,这种激励是必要的,但起不了根本的作用。
经过研究发现,所有优秀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不同时期的模仿榜样。从成功学的原理看,模仿成功者的态度是一条成功铁律,就是说,今天,你看什么书,跟什么人在一起,决定了你成为怎样的人,与成功者交朋友,系统模仿成功者的态度、信念、习惯,就是快速成功的最佳策略。
一个大学毕业多年的教育者这样说在学习中榜样的作用:
我在中学时代也有一个发现,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只要是他们有哥哥或者姐姐是大学生的,一般学习成绩都很好,而且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当时我以为是因为他们的哥哥姐姐可能在学习上能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后来发现最重要的不是指导,而是榜样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