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性格所误的崇祯(4)

从历史看职场 作者:商振


说了半天就俩字:拿钱。他哪里是责怪自己啊,分明就是责怪这些当官的只顾自己发财了,也不分给我这个皇帝点。看得出来,崇祯对于官吏们一心贪财十分气愤。他还曾动过“搜括臣宰”以“助饷”和“救民”的念头,因为当时崇祯感觉最缺的就是钱。于是,崇祯要么经常吃着吃着饭,就觉得自己太奢侈了,于是要求给自己“减膳”;要么在观看宫女表演时,经常想到老百姓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要求“停乐”。可是老天爷似乎不领这份情,雨、旱、蝗灾一样不少照方全来,这让崇祯更觉缺钱,于是几次三番地“罪己”,周而复始地劝戒官员富户“慷慨解囊”,但总没有实际效果。

事实往往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据《明季北略》记载:当李自成进京之后,打开国库时,被自己看到的一切惊呆了。“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是啊,谁看到这么一大堆银子能不呆呢?但崇祯皇帝怎么就“忘记”自己还有那么多私房钱呢?在国难当头之时,在号召他人“慷慨解囊”之时,为何不能做个榜样,自己先拿出银子助赈、助饷?

可怜之人自有可恨之处,《明史》批评他“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剧失措”,其实他的性格弱点正是其悲剧的根本原因。以后人的眼光再去看崇祯,曾经有很多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没有珍惜,可惜上天没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

做一个亡国之君是不幸的,做一个无力回天的亡国之君更是不幸。崇祯曾经很努力地想挽救即将坍塌的大明王朝,但他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有祖辈积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但也不能忽视崇祯自身性格中的一些缺陷,抵消了他曾经做的所有努力。

崇祯一朝,留给人们最光辉的记忆恐怕就是他苦心经营,终于铲除了大太监魏忠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忍、睿智的崇祯。无论是示弱保身,还是逐步剥离魏忠贤的权势,或是雷厉风行地实施抓捕,崇祯在此时的一系列举措都体现出他曾是一个高明的君主。但令人扼腕的是,崇祯仍然没有脱离开依赖、信任宦官的轨迹,最终更是听信宦官的话杀死了保护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袁崇焕,从而进一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崇祯走了一个来回,却猛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哦,对不起,或者说他退步了(先前还痛恨宦官当政而后又信任宦官)更适合。崇祯的失败,为我们昭示了一条生存法则:千万别做戴着眼罩的驴!

电影中有句经典的台词,“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上天,曾经给了崇祯这位想要重振大明王朝的皇帝很多次机会。曾经,崇祯有机会同李自成讲和;曾经,崇祯有机会把吴三桂调入关内抵挡李自成的军队;曾经,崇祯有机会筹集大笔的金钱以备军需;曾经,崇祯有机会南迁而避免自己落入敌人手中;曾经,李自成在北京城下派来了讲和的使者……曾经,太多的曾经,没有一个能实现。而没有实现的原因,在于崇祯总希望自己来做红脸,而黑脸让别人来做,崇祯太把自己当聪明人了。崇祯的“聪明误事”,向我们昭示了一条生存法则:不要把别人当傻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