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人上,王安石也很急进。王安石变法的最重要支持者、参与者、助手、学生和继承人,几乎全部被列入奸臣的行列。前面说到了,变法从一开始就被很多朝中大臣所反对,王安石为培养自己的“改革集团”,就只能提拔一些“青年干部”。而这些人虽然表面上支持变法,其实是有着政治目的的:支持就能升迁!自己的飞黄腾达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并不是真的拥护变法。
众所公认的奸臣、北宋最腐败昏庸的宰相之一蔡京,就是其中的一分子。熙宁三年,熙宁变法的第二年,蔡京进京应试,得中进士。短短数年,蔡京由地方政府官员变成朝中大臣,受到朝廷的重用。而这一切都源于王安石的保荐,之所以会被保荐因为蔡京是变法的支持者。
曾布、魏继宗、韩绛、吕惠卿等,在后世大都被列入了奸臣之列。除开能力外,更多的是其个人品行。例如曾布和魏继宗,在朝臣一直反对和神宗对变法有所动摇之后,就联合起来攻讦吕嘉问。而此三人都是王安石一手提拔的,如曾布就是被王安石推介为主管变法的司农寺少卿。宋神宗后,蔡确、章惇、吕惠卿、蔡京、蔡卞无不被视为北宋奸臣。可这些北宋奸臣却都是直接或者间接靠王安石举荐起家。不能说王安石有意如此,只能说王安石太想有人支持了,因此非此即彼,不反对我的都是好人,好人就要重用,进而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如果王安石不如此急进地提拔任用还不了解的人,至少对其品行进行一番考察,也不至于因此受累,经常被反对派抓住这点而弹劾,也不至于陷入内外交困,陷于两难之境!
王安石凭借变法一鸣惊人,却因变法而声名狼藉,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国家和百姓的一片热诚。王安石志不在做官,朝廷再三请他出仕,他一再拒绝任命。他在庆历二年中进士,时年二十一岁。一直到四十六岁才得意,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两朝,一共二十五年之久。在此之前,“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俾美于官,唯患其不就也”。由于他谢绝到朝廷就任,朝野上下就越希望他出来做官,一时间,朝拜者、请安者、侍奉者络绎不绝,“以金陵不作执政为屈”。他总希望能“得因吏事之力,少施其所学”,极愿意到外地州郡做地方官。宰相始于州府,王安石志存高远。他先后十几次上书请求外任。
他一生为官清廉,没有私敌,就连他的政敌都不得不承认他“素有德行”、“平生行止无一污点”,典型的好人一个。结果却因变法一事,自己留得身后骂名,更有人将其视为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一时轻信人言语,自有明人话不平。”借用冯梦龙的这首诗,向王安石先生道一份尊敬!
为了国富民强的理想,王安石走上了推动改革的道路。在世时,司马光、苏轼兄弟等几乎宋史上有名的一代名臣、名人都是他的对手。去世后,更是身后骂声不断,甚至有人将其视为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王安石的经历很值得玩味。
个人认为,将王安石与吕惠卿、蔡京这些奸臣相提并论是很让人痛心的。要知道,王安石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能够为国家增加财富,希望能够减轻百姓的负担,但无论是当朝者、同朝官僚还是百姓苍生,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对王安石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表示不满。为什么一心做事却落得满身不是?难道是王安石的方向出现了错误?当然不是。从青苗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历史无数次地证明,出发点正确不一定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王安石的失败,为我们昭示了一条生存法则:方式与方向同样重要!
为什么王安石做了正确的事,结果却没有正确地做事?文章分析得出王安石在推事和任人上过于急进。是的,一下子推出那么多的新政策,事先没有充分的时间把事情想周满,事中没有时间去落实执行,事后没有时间跟踪反馈。这些事情成了打蚊子的大炮,说是大材小用不如说摆设来得贴切。因为要推广那么多的新政策,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做这项工作。由于对人才的需求过于迫切,不调查背景、不问原因地提拔任免新人,所以蔡京、韩绛、吕惠卿等被后世称为奸臣的人被王安石一手提携起来了。事情没做成,还培养那么多破坏分子,王安石想不挨骂都难。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为我们昭示了一条生存法则:急进,往往意味着容易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