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是所有人的黑色记忆。在这史无前例的灾难前,第一时间的医护救援显得格外宝贵。
200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思科公司在“思蜀援川”项目中捐赠的应急移动医疗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该车配备了仿真系统和卫星通信技术装备,可以通过视频诊断提供实时远程医疗服务。据介绍,这辆移动救急车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重要的救援作用。那些被危险区阻隔的医生,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帮助下,仿佛有了超越时空的能力。
即使没有天灾,医院也像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面对抢救,主治医生和急诊医护人员们分身乏术,医疗救治的前十五到二十分钟,几乎花费在搜集病人的基本信息上。
设想,一名司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不省人事,而挡风玻璃上贴的标签显示出这名司机携带了个人身份识别棒,将该装置连接到电脑,屏幕立刻显示出伤者姓名、血型、过敏反应、身体状况、家属紧急联系方式及其他相关的细节……这些信息为司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上面的情况只是日常医疗救治的冰山一角,这个为医疗信息量身打造的新家伙可以存储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信息:包括指纹、紧急情况联系电话、个人医生电话、汽车保险、宗教信仰、在弥留之际或者失去意识的时候选择如何被对待的详细描述、被授权人的清单、接种疫苗记录、家中物品的详细清单、重要法律文件的备份、X光、核磁共振成像以及私人照片,甚至个人传记。你可以将它挂在钥匙圈或戴在手腕上,用来存储紧急情况下急需的个性化医疗信息数据。
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设想,当这个身份识别棒与手机融为一体时,又该发挥怎样的效力。在救护车赶到现场之前,手机已经拨通了急救中心的电话,并将储存的基本信息传输到最近的医院,使其提前做好救助准备,节约宝贵的时间。
最新发明的一种概念性的传感手套,也能为医生如虎添翼。它利用红外线和传感技术,通过指尖传感器很快监测出病人或伤员的脉搏、温度和血糖等生命参数,并在OLED屏上显示出来。当然,如果能够接入移动互联网,还可以把这些信息及时传回医院总部,让最有经验的团队一起来诊断和指导。
中国第一例远程医疗急救事件
1994年11月底,清华大学1992级化学系女生朱令出现铊中毒症状,最后得益于互联网才得到确诊和救治。这是中国,也是全球首次大规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
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城、蔡全清等人将这种不明的病症翻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向Usenet的及其他有关新闻组和Bitnet发出求救电子邮件。之后收到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1635封回信,约1/3的回复认为这是典型的铊中毒现象。由于当时中国互联网不发达,海外UCLA的Dr. Xin Li 在UCLA的服务器上和Dr. John W. Aldis一起,帮助创建了UCLA朱令铊中毒远程诊断网,在朱令铊中毒远程诊断的信息发布和协调上起了关键作用。
根据互联网的反馈以及4月28日的化验结果,朱令开始服用对症药普鲁士蓝。服用当天,血液中的铊离子浓度开始下降,一个月后(一说10天),体内的铊被排出。但是,由于铊离子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太长,朱令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害,视觉几乎完全丧失,肌体功能也受到严重损伤,且仍处在昏迷中。1995年8月31日,朱令从长达5个月的昏迷中苏醒。1995年11月,朱令从协和医院出院,转入其他医院和康复中心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