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界曾经流传一个关于大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笑话。这位大师是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强调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数量的急剧增加,而不是产出的急剧增长。1976年,弗里德曼凭借“在消费理论分析、货币史和货币理论研究领域中的成就和对经济稳定政策的错综复杂性的论证”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据说,有一次他给学生上课时发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于是大师非常恼火,把这个学生叫醒后问他自己刚才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内容(据说是关于控制通货膨胀的内容)。这个学生揉揉眼睛,很镇定的回答说:“我虽然没有听到您刚才讲的内容,但我却知道您的结论,那就是:货币是重要的(必须控制货币发行)。”
我估计这个故事是弗里德曼理论的反对者杜撰出来调侃他的。这个故事同样可以杜撰一下说说油价。因为现在很多关于油价的分析实在与那个学生的分析一样,只有一个固定的结论,而问题(原因)和过程经常被省略掉。实际上,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油价,其传导机制又是如何的?恐怕是那些关于这个问题的朋友经常有疑问的地方。我把油价波动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际油价波动从微观机制看一方面是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内生影响,另一方面与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感知”密切相关,后者在期货市场上尤其明显。宏观机制则涉及生产消费的国际格局、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货币等因素的影响。
4.1 国际油价波动的微观机制
4.1.1 生产、消费与油价变化
从长期来看,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因素对本轮价格的上涨阶段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如图4-1所示。
从长期趋势来看,20世纪60年代石油产出和消费的同步增长与趋于稳定的价格相联系;70年代末产出缺口的突然出现让措手不及的世界仓皇应对,表现为价格的异常高企;随后的八九十年代的适应性调整让石油价格回落并大致维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下的水平上,尽管如此,产出缺口并未消除,反倒有扩张的迹象;适应性措施在2000年以后逐渐失效,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不断积累并升级,这种矛盾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油价之上。
图4-1 石油产出量、消费量与价格的长期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https://www.eia.doe.gov/数据整理制作。
具体来说,在过去8年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了700万桶/日,而同期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增产了400万桶/日,剩余产能迅速下降到危险的水平,而非欧佩克新增的产量不足以递补老油田严重的产量递减(如图4-2所示)。市场供需呈现出紧平衡的状态。
经验证明,生产的不稳定是石油市场的“顽疾”。从历史趋势上看,世界石油日消费除了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过短暂的下降外,大多数时间都保持上升态势。生产也是如此,但是其波动幅度要远远大于消费。而产量下降是2008年上半年油价暴涨的重要原因。BP的2008年世界能源统计也显示,全球石油产量在2007年下降0.2%,即13万桶/日,是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受到2006年11月以及2007年2月连续减产的叠加影响,欧佩克2007年的产量减少了35万桶/日。经合组织国家的产量连续第五年下降,前苏联地区的产量略有增加(如图4-3所示)。如果说经合组织国家的产量下降是资源禀赋所决定的产量自然递减,那么欧佩克国家的产量下降完全是政治决策的原因。实际上,从EIA的统计来看,沙特的原油产量在2005年就已经达到高峰,2006年和2007年原油产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如图4-4所示)。尽管投资随油价走高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原材料、设备和人力成本增加,石油成本也迅速上升,增加的投资未能转化为产量的增长。
图4-2 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和油价
资料来源:BP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