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今日,丰田仍然一如既往地继承并发扬其创始人的精神。丰田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总是时刻警觉的英二,他如今仍然精神矍铄,而且总是能够清楚地记得从丰田自动化织机公司自动化部门发祥的公司历史,同时也时刻确保不会把那些不能继承公司创始人精神和能力的人推上领导者的位置。
在丰田往届的所有社长中,最相形见绌的可能就是第三任社长中川不器男,他由于心脏病而突然离世,另一个就是第七任社长丰田达郎,患有很严重的高血压症。他们两个因为离世或者是身患重病而没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丰田自己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遭遇到劫难的倒不是丰田主体,而是以前的丰田汽车销售公司。1949年年末,丰田公司由于不能聚集起当年关帐需要的2亿日元资金而面临破产的威胁。那些金融机构大多不愿意给丰田更多的资金援助,而丰田的主要供应商也开始守住自己的资产不愿伸出援手。一时间,关于丰田注定会破产的谣言满天飞,完全遮掩了事实。当时挺身而出挽救了公司的是日本银行名古屋分行的行长高梨壮夫。考虑到如果丰田破产的话,那么名古屋地区也会遭遇到灭顶之灾,他通过日本银行的游说汇集到一批贷款,在当年年底给丰田提供了一笔价值1.8亿日元的紧急贷款。这对于日本银行来说也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关键的极为罕见的特殊贷款。正是借助这笔贷款,丰田能够挺过这一最为危急的境遇。但是这笔贷款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把丰田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加以拆分。日本银行这么做的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正是因为在销售处于不断下降的时候仍然加大生产量造成了丰田在财政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只有公司对这样一种不够完善的做法加以调整,公司状况才能有所改善,否则的话,即使提供再多的资金,丰田仍然很难对其运营加以完整的重组。因此,丰田汽车公司必须将生产和销售加以拆分,将自己聚焦于专业的汽车制造上来。"
就此,在1950年丰田汽车销售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成立时附加条件之一就是与丰田汽车公司完全脱离关系,而且绝对不允许相互投资。当时丰田公司的常务董事神谷正太郎想方设法筹措到了8 000万日元的资金,从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丰田销售公司的第一任社长。
喜一郎和英二两人都深知将丰田销售从丰田汽车中脱离开来是为了避免未来遭遇更大灾难的临时措施。在丰田重组告一段落的时候,英二好几次向神谷提议将两公司再度合并,但是后者对此根本不感兴趣,只是不停地说:"给我些时间,我再想想清楚。"由于考虑到神谷对公司做出的巨大贡献,英二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决定在神谷还在位的时候不再提出合并建议。
随着机动化步伐的不断加速,神谷断言说:"丰田汽车和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只是同一辆车的两个车轮而已。"他向手下员工宣告两个公司相互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又进一步地鼓励丰田销售公司的员工们要学会自力更生。但是,他越是鼓励自力更生,人们就越发清楚地意识到了两个公司之间的巨大差异。正是由于在两个公司之间需要不断地加以协调,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而造成丰田向全球市场挺进的步伐不断受到牵制。
晚年的神谷开始涉足旅游行业和石油产业,他在经营中开始将公众利益和个人得失掺和在一起,而这引发了很多人的侧目。他不仅在丰田销售公司位于名古屋的总部而且在丰田办公室都竖起了自己的半身塑像。要想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怪圈,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两个公司再度合并。长期以来,丰田汽车公司一直在不断地购买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的股份,因此已经拥有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剩下来就看什么时候采取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