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如果公司遭遇到财政问题,那么通常就会由公司的主要银行来选派一个负责扭转公司业务的管理人员去这些公司充当社长,但是丰田家族意识到这么做的话就可能会使得公司彻底放弃丰田训诫,因此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一个来自于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的人充当社长。这就意味着丰田需要先银行一步赶紧找到一个人来顶替喜一郎担任社长。
在对外公布喜一郎辞职的消息之前,前任社长利三郎将喜一郎和英二还有主管冈本腾二郎以及石田退三召集到他的家中来讨论喜一郎继任人的问题。当时利三郎因病缠绵于床榻已有多时,一直在努力抗争试图恢复健康。英二当时只有37岁,要他去掌管整个丰田实在是太年轻了。
那么就剩下冈本和石田了。冈本是由于佐吉的请求,从利三郎的长兄儿玉一造那里挖来担当丰田家族的总管的。在加入丰田之前,他曾经在三井的一个分公司东洋棉业(即后来的东棉公司,现在的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工作。尽管在这之前,喜一郎曾经找到冈本希望他能够担任下一任的社长,但是冈本很快就拒绝了喜一郎的好意。作为商贸公司的雇员,冈本和利三郎一样对国际业务非常熟悉,但是他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就是他的个性极为温和。冈本自己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也明白在这个战后极为混乱的时刻,自己是不太适合担任扭转公司局面这一任务的。
这就只剩下了石田。但是对于石田来说,也有一点小小的问题,那就是他曾经和利三郎一起竭力反对喜一郎进入汽车产业的决定。石田始终不是喜一郎心目中的最佳人选,但是在这么一个紧要关头,已经不允许后者再纠缠于发生在过去的一些不愉快了。
遵循丰田家族的意志,石田对丰田自动织机公司的管理保持着非常良好的记录。在日本战后的动荡岁月里,织机公司被卷入了一场劳工纠纷,但是每一次危机,石田都能够以极为从容的态度应对自如。与将军总部(GHQ,美国在战后驻扎在日本的守军)商谈重新恢复织布机出口的事宜也同样归功于石田在这之间的斡旋努力。他的管理哲学同样非常稳健,不会随风摇摆。
在那时,自动化织布机业务在紧随其后的"人为因素造成的经济振兴"时刻为公司带来了不少收益,那时一架织布机一旦开始运转就可以马上获得将近1万日元的收入。但是织机公司同时还需要为丰田制造汽车零部件,而如果冷静地想一想,一旦丰田垮台,那么其产生的连锁反应定然会影响到织机公司。在利三郎和喜一郎的再三恳请之下,石田勉强地接下了担任丰田第三任社长的重责。
"请努力培训那些年轻员工吧,"喜一郎恳求道,这也是他对石田的唯一的要求,"请确保给他们传授一些管理的基本知识吧。"
"我不懂如何制造汽车,"石田自信地应允,"但是让我来进行管理,你尽管可以放宽心。从英二开始,我会让那些低级员工成长为优秀的管理人才。"
对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因而导致公司在财政上面临了巨大灾难这一点,喜一郎并没有文过饰非,而是坦诚地加以承认。同样地,石田也深知他所直面的将是如何有效重组整个管理层的巨大挑战。
喜一郎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从社长位置上引退的愿望,石田非正式地接受了他被赋予的使命,在1950年6月5日继任社长。石田同时仍将担任丰田自动织机公司的社长。对于石田成为这家前途有望的公司的社长因而兼任两个职务,那些金融机构倒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阻拦。它们所做的就是安插了日本皇家银行(后来的三井,接着是樱花,也就是现在的三井住友银行)的中川不器男来对丰田进行有效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