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佛教传布(4)

中国艺术与文化 作者:(美)杜朴


敦煌:早期叙事性图画

早期佛教洞窟在设计和装饰上认真对待经籍和教义,与所依照的文献相呼应。主要的例证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叙事性绘画:第285窟,根据题记断代为538/539年;第428窟,建造于550-575年间。

第285窟的布局不合常规:开放的大型窟室两侧有八个可能用于打坐的小龛室(图5-18)。这种结构在莫高窟仅留存另外两例,似既可承担集体活动,也适于个人修行。主佛像两侧伴有交脚僧像,僧侣和罗汉实为装饰体系的核心,窟顶底部排列着一圈禅定的僧侣或罗汉。围绕三个龛室的红底墙壁上密布佛陀和飞天,剩余的墙壁表面也绘满佛像和供养人。

“五百强盗成佛”故事从前至后绘于南墙的横向装饰带上(图5-19),由一系列情节片段构成。以浓重的石青、石绿色绘出的人物、建筑和微缩山峦或多或少将各片段隔开。在最左端,一群挥舞着剑和盾的步卒正和骑兵交锋,故事起于国王的军队与强盗作战。其右,在骑兵队列下方,败溃的强盗被押解到国王面前,施以酷刑,挖去双目。该情节分解为几个连续的画面:五个强盗代表同伙,被捆缚,剥去外衣,受刑。下一情节发生在荒山野岭之中,陷于绝境的失明强盗身体扭曲、痛呼悲嚎。接下来在山峦之右,强盗们获救,眼睛复明,敬拜于一坐佛面前。最后,更靠右的情节复制了相同的构图,但细节表明曾经的强盗身披僧袍,正在颂经。尽管西域青色山脉带来异国环境,但画面处理方式可见于中国的手卷。长幅横向画面很适于情节叙事,但在手卷中的顺序随观者的视线从右至左。人物和微缩风景所处的白色背景与洛阳、南京的艺术实践保持一致。此外,人像比例拉长,身着汉式朝服。画面故事所参照的文献出自几部佛经,其传达的寓意,即佛的拯救力量和普度众生的潜能,属于大乘经义的核心内容。

规模更大的第428窟是隋代(公元589-617年)之前莫高窟最大的开凿。其塔柱布局可以令信众聚于前部的攒尖顶下,并绕行于后部的塔柱。壁画与塔柱四面龛室中的雕像交相辉映。入口两侧的壁画各分为三层,又令人想到装饰带或中国的手卷(图5-20)。南面的摩诃萨埵王子(Prince Mahasattva)题材在佛本生故事(jataka)中最为着名。释迦牟尼在一次前世轮回中曾身为王子,一天他和两位皇兄骑马至野外,发现一只母虎和幼崽正忍受饥饿。摩诃萨埵王子出于同情(karuna)和慈悲(dana),无畏地躺在地上舍身饲虎。而虚弱的母虎甚至无力吃他,于是,摩诃萨埵王子以竹枝戳刺自己,纵身跳下悬崖,将身体摔碎于母虎及幼崽之前。插图的中段展示了这两个场景,之后是其兄长的举动。在画面底段的左侧,其皇兄收集摩诃萨埵的遗骨,建造佛塔,然后疾驰回禀其父王。类似第285窟的画面,色彩强烈的山峦区分出场景,情节依次展现。慈悲和无我的品德是菩萨道的六度波罗蜜(paramitas){21}之一,大乘经义的另一核心内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