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在国都和地区中心持续着为贵族服务的特定手工生产,但因为天下四分五裂,资源和产品并不相同。一些制品,如陶瓷,分布广泛。各地区中心的日常和丧葬用品呈现多样性,例如,青瓷产于长江流域及北方。生产其他手工制品(如漆器和丝织品)的中心数量肯定更有限,因为并非所有区域都有原料(漆和蚕茧)。此类产品一定通过贸易或礼物交换在国与国之间流通。此时期也生产金属制品,包括金银器,但与此前相比,遗留下来的数量大幅减少。必定出现了重大转变,铜器不再用于多种目的,或许精致的上釉瓷器和漆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根据现有材料,硬石加工似乎已然衰落,西域的石料可能无法得到。
炻器和釉
早在商和西周时期,陶工即尝试在高温(约1200℃)下焙烧陶坯。在还原气氛中,陶坯烧为灰色,多数作者称其为“炻(shí)器”(stoneware,原始瓷器)。高温熔化了黏土中的颗粒,使得器身无孔、坚硬,更不易碎。此外,这些早期炻器有一层釉衣(见图2-12),这是含有足够二氧化硅的泥釉,在焙烧中形成玻璃般的表层。虽然一些上釉可能是偶然为之,如灰垢,但多数器皿明显经过浸蘸或涂抹,烧灼前的一道工序。器表的薄釉有时出现不匀或凝聚,冷却时会因收缩而开裂。
南朝时期,今浙江杭州以北、以东的主要窑炉生产出灰绿釉色的炻器。根据釉色,欧洲人称其为“青瓷”(green wares celadons),“céladon”源自一个穿浅绿色衣服的戏剧人物。{22}青瓷的釉色特性来自其化学成分,以长石助熔,以少量铁为着色剂。3%的含铁量能烧出深褐色釉,有时比作焦糖色(德清瓷)。较少的含铁量则烧出更典型的灰绿色调。至迟到3世纪,这些窑址已开始使用“龙窑”,巨大的窑炉依山坡而建,可一次装烧上千件瓷器。制作陶坯多使用快轮,器型从小型的滴水器,到盆和壶,再到大型的坛和缸。丧葬用的陶俑和模型使用了各种手塑技巧。
北方的陶瓷生产与南方并行,出土了许多同样的实用和丧葬器型,包括分布广泛的“鸡头壶”。然而,6世纪几个关键的进展都与北方的瓷窑有关,而且很可能发端于此。不像长江下游,除了山东,这一时期北方的窑址史载不详。北齐的陶工使用细腻的黏土烧出白陶。通过高温焙烧和釉色试验,北方的工匠生产出首批“真正的瓷器”。(这里指坚硬、易碎、无孔、白色胎体、上明釉的瓷器,半透明,叩之有声。)因为明釉,这些瓷器自然为白瓷,在隋唐之际盛行于河北、河南(见后文)。然而,当瓷釉中含有灼烧变色的矿物时,即产生彩色效果。河南濮阳附近李云(卒于576年)墓出土的瓷罐用白陶土轮制而成(图5-21)。用刀刻出的莲瓣装饰腰身,器肩上有4个方系,莲瓣和肩下的饰带都为阴刻。瓷釉呈绿色和黄色,通体黄地很可能经浸蘸而得,而纵向的绿彩肯定用笔刷出,或在釉中滴上矿物而成。其他炻器也呈现随意添加不同色彩的类似尝试,这些器皿是唐代墓葬“三彩”明器的前身。
6世纪晚期使用贴花方式制造出更为繁复的器型和表面图案。河北墓葬中出土的几件大型器皿,其中一件断代为565年,及其他收藏中的相关作品反映了这一美学倾向。这些炻器在转轮上制成,器身分段,说明在金属器中组件拼合更为普及。示例(图5-22)高圈足,长颈,口沿外翻,器肩上均匀分布着系环,器身水平分段,这点并不和古代铜器有异。但莲瓣、花饰,甚至佛教雕刻中的怪面,混杂铺陈于器表。这些附加元素的效果令人想到某些金属器的华丽装饰,如北周墓出土的一件怪异的水罐(图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