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城市艺术(1)

中国艺术与文化 作者:(美)杜朴


元明时期的官方和个人艺术领域很少明确关注城市中心的商业文化。官方艺术侧重历史、宗教或意识形态题材,而个人艺术唤起闲居、修身养性或遁世的乡野世界。然而,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职业画家出现于苏州、南京等城市,他们的实践和绘画题材确认了其所处的城市环境。

周臣(约1450-1535年之后)是苏州的城市职业画家,擅画山水背景中的高士,仿效明代宫廷画家及其南宋画院典范技法娴熟的风格。这类作品常描绘在郊墅或书斋中等候客人的雅士,在几个层面受富裕的主顾青睐。画作唤起闲居文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典雅画院风格的视觉吸引力和声誉。周臣最有名的作品《流民图》(图8-36)对画家本人和中国绘画而言都是不寻常的。城市中的下层人物很少成为描绘对象,尽管反映盲人乐师和乞丐的有限类型自宋代已出现。周臣刻画了城市街巷中的各种底层民众,有流浪汉、耍猴者,以及拾柴者、乞丐、游民等边缘角色,后者饱经饥饿和病痛之苦。20多个人物中最令人怜悯的是:一位盲人母亲,脖子肿大,腿部浮肿,怀中抱着营养不良的婴儿;一个瘦骨嶙峋的拾柴者,目光可怕,饥饿难耐,手持残破的空碗。周臣的描绘粗略而直率,除了因记录事实而令人不安,既不伤感,也不残酷。他在1516年的题跋叙述了这些市井人物的形象偶尔涌入他的脑海,表明一种不可抑制的生动体验。{18} 后世的评论者将此画解读为对苏州吏治腐败的政治抨击。

唐寅(1470-1524)是周臣在苏州的门生之一,他的经历体现了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唐寅在学术和艺术上天资聪敏,这似乎令其仕途前程如锦,然而在他年少得志之际却受京城会试舞弊案牵连而返回苏州,不得不靠自己的才智和友人的接济为生。他售卖书画和碑文、颂词等文章,到明代晚期,唐寅成为小说中的人物(尽管可能基于他的真实经历和声名),代表了浪漫风流、纵情酒色的城市艺术家类型。

《陶榖赠词图》(图8-37)似乎既描绘历史轶闻,也指涉唐寅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唐寅被演变为传奇人物的方式。这个故事包含身份的混乱,10世纪的士大夫陶榖在出使南唐时,误以为宫妓秦蒻兰是驿吏之女,为其献词并成一夕之好,而在南唐后主设宴时,秦蒻兰以真实身份歌舞助兴,陶榖再次与她相遇,羞愧难当。此画描绘了烛光映照的夜晚幽会,在陈设着山水画屏和假山石的奢华花园中,陶榖为弹奏琵琶的秦蒻兰应和着节拍。此情此景暗示了当时苏州的园林文化和唐寅的寻欢。画面右上角唐寅的题诗使人物身份明确:

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

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

[引自《拥有过去》(Possessing the Past),383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